特德姜仍然拥有想象力 他把 Chat-GPT 比作互联网上压缩的 JPEG 这是有趣的比喻 现在 Chat-GPT 仍然存在这些问题 虚假引用 构词编造 算数失真 他认为互联网拥有原件那么一张模糊图像还有什么用处呢 这也是有趣的 现实误判
重要现实 目前失真的 JPEG 完全不影响 Chat-GPT 类文本模型主要应用方式发挥 不影响人们对压缩 JPEG 使用的习惯和现实 也不影响 Chat-GPT 后续大型语言模型 LLMs 的继续丰盛 溯源 索引 大量内容训练后的仿真表现 Bing-chatgpt 谷歌在弄的 ai 模型 Bard 都会更强调这一点 溯源 真实的引用 目前能使用重新发明搜索溯源的平民级工具 perplexity.ai 即是雏形 溯源是解决失真 JPEG 的关键(你们应该感到庆幸 至少你不需要完全依赖ai)关于 Chat-GPT 能力发挥和合作程度也完全由你决定
当然 在一个浮躁的大量文本垃圾生产的全媒体时代 原件 本体 真实已经模糊太多了 甚至失去用处 更不用说你指望在一个通过小红书和 TikTok 作为搜索引擎查找知识的世界追求更多原件 你能指望连谷歌高级搜索 site:reddit. com 这种前缀搜索基础都无法普及的互联网时代去抛弃模糊图像溯源本体吗 现在你还该庆幸这些都不用学 特德姜这种观点也可以说是失真和被压缩了的 这可能是技术写作惯性
我只有两个观点 文本 ai 降格的领域将是更大范围程度的区分 使用 赖用 不用 ai 的人,real thinker 会最终受益于它的发展 溯源的知识权力 #thoughts
特德·姜:ChatGPT 是网络上一个模糊的 JPEG 文件
重要现实 目前失真的 JPEG 完全不影响 Chat-GPT 类文本模型主要应用方式发挥 不影响人们对压缩 JPEG 使用的习惯和现实 也不影响 Chat-GPT 后续大型语言模型 LLMs 的继续丰盛 溯源 索引 大量内容训练后的仿真表现 Bing-chatgpt 谷歌在弄的 ai 模型 Bard 都会更强调这一点 溯源 真实的引用 目前能使用重新发明搜索溯源的平民级工具 perplexity.ai 即是雏形 溯源是解决失真 JPEG 的关键(你们应该感到庆幸 至少你不需要完全依赖ai)关于 Chat-GPT 能力发挥和合作程度也完全由你决定
当然 在一个浮躁的大量文本垃圾生产的全媒体时代 原件 本体 真实已经模糊太多了 甚至失去用处 更不用说你指望在一个通过小红书和 TikTok 作为搜索引擎查找知识的世界追求更多原件 你能指望连谷歌高级搜索 site:reddit. com 这种前缀搜索基础都无法普及的互联网时代去抛弃模糊图像溯源本体吗 现在你还该庆幸这些都不用学 特德姜这种观点也可以说是失真和被压缩了的 这可能是技术写作惯性
我只有两个观点 文本 ai 降格的领域将是更大范围程度的区分 使用 赖用 不用 ai 的人,real thinker 会最终受益于它的发展 溯源的知识权力 #thoughts
特德·姜:ChatGPT 是网络上一个模糊的 JPEG 文件
The New Yorker
ChatGPT Is a Blurry JPEG of the Web
OpenAI’s chatbot offers paraphrases, whereas Google offers quotes. Which do we prefer?
捕捉影子的 AI 丨这仍然是一场风暴
中午好,诸位。不管你对最近 AI 的话题感到震惊或是倦怠,惊叹的同时又余悸它的幻觉(hallucination),但 AI 确实已经击中地面降临,卷起更多人的影子,拉出风暴并制造出更大的幻觉。
Chat-GPT 出现,我们一直在沉迷和祛魅中感受延宕,仍然现实的问题。AI 的能力是分层的(包括对对象的效用) ,它首先是一个废话幻觉机,其次是 Remake 辅助助手,我们目前不能期待太多 (使用后者都得警惕遗漏,前者我也几乎很少使用 add 引用[1]) 。谷歌 Bard 的失误导致其市值蒸发,Bing chat 也只是庆幸自己的错误没被发现[2]。现在 Bing chat 测试邀请,它的问题持续暴露,不断地制造影子和幻觉,甚至溯源链接也在虚构,这让那些以 Reference 内容感到安全的人陷入一种类固醇隐喻,如果生产系 AI 今后的引用无法保证溯源,那方向将变得迷离,更大的影子、幻觉、错误、摩擦、混乱持续生成,没有人愿意一辈子生活在影子的影子和脚注的脚注之后[3]。媒体现实的出现让世界失真,生成系 AI 如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增长和生成将让现实变得完全压抑,增长是污秽的。
当然,这仍然是一场风暴,一场属于冒险家和执颤人 (能感受并握住这种震颤的人,前面我提到过的生产力震颤[4]) 的游戏。所以我鼓励大家去接触这种 AI,利用 AI,监督 AI,期待 AI 的算法预测和插入更加准确,缓慢增长,延宕浸染。
---
目前风暴前的 3 驾马车
Chat-GPT[5]:生成系更多玩法的大型语言模型,是网络的解析器和容器。现在随着 PRO 的更多公开,大家可以付费享受更稳定的服务和新模型 Turbo,可以用虚拟卡 Depay 处理付费以及某宝。
Bing chat:根据自然语言输入,连接网络相关内容生成内容,可以直接铺链接。生成自然也有错误,需要更警惕。Bing chat 目前在 waitlist 阶段,https://www.bing.com/new (关于重定向问题可以使用这个教程的插件处理[6],以及这个可以直接使用 NewBing 的插件)。目前类似版本即提过的重新发明搜索引擎:https://www.perplexity.ai/
Notion AI[7]:目前 Chat-GPT 不稳定时候的替代,Notion AI 是旧的 GPT3 模型,但是足够轻用,我的 Bing chat 也在等待阶段。笔记软件加持 AI 就像 Theuth Weapon[8]。
---
目前这三个 AI 并不冲突,实验、搜索、文本,都可以加入等待并尝试,方便后续 Combo,其它相关的 you.com,quaro ai 也可以试试。关于 AI 的话题本频道也分享了很多,包括在第一个 #AI 标签之前的:
AI 专题小结[9]
我固若金汤的搜索系统[10]:目前还需要继续更新
AI 的伊甸[11]:关于 AI 系列的工具聚合,这个后续会持续更新,包括下面的 Prompt
AI Prompt 教程[12]:主要是之前绘画相关的 prompt,后面单独分享文本的。后续还会加一个新标签 #AIfT (AI for Thoughts),用于 AI 较实用的 Prompt 分享,融入知识处理和 Workflow 中可信赖的辅助方法。
#AI #AIfT #thoughts
中午好,诸位。不管你对最近 AI 的话题感到震惊或是倦怠,惊叹的同时又余悸它的幻觉(hallucination),但 AI 确实已经击中地面降临,卷起更多人的影子,拉出风暴并制造出更大的幻觉。
Chat-GPT 出现,我们一直在沉迷和祛魅中感受延宕,仍然现实的问题。AI 的能力是分层的(包括对对象的效用) ,它首先是一个废话幻觉机,其次是 Remake 辅助助手,我们目前不能期待太多 (使用后者都得警惕遗漏,前者我也几乎很少使用 add 引用[1]) 。谷歌 Bard 的失误导致其市值蒸发,Bing chat 也只是庆幸自己的错误没被发现[2]。现在 Bing chat 测试邀请,它的问题持续暴露,不断地制造影子和幻觉,甚至溯源链接也在虚构,这让那些以 Reference 内容感到安全的人陷入一种类固醇隐喻,如果生产系 AI 今后的引用无法保证溯源,那方向将变得迷离,更大的影子、幻觉、错误、摩擦、混乱持续生成,没有人愿意一辈子生活在影子的影子和脚注的脚注之后[3]。媒体现实的出现让世界失真,生成系 AI 如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增长和生成将让现实变得完全压抑,增长是污秽的。
当然,这仍然是一场风暴,一场属于冒险家和执颤人 (能感受并握住这种震颤的人,前面我提到过的生产力震颤[4]) 的游戏。所以我鼓励大家去接触这种 AI,利用 AI,监督 AI,期待 AI 的算法预测和插入更加准确,缓慢增长,延宕浸染。
---
目前风暴前的 3 驾马车
Chat-GPT[5]:生成系更多玩法的大型语言模型,是网络的解析器和容器。现在随着 PRO 的更多公开,大家可以付费享受更稳定的服务和新模型 Turbo,可以用虚拟卡 Depay 处理付费以及某宝。
Bing chat:根据自然语言输入,连接网络相关内容生成内容,可以直接铺链接。生成自然也有错误,需要更警惕。Bing chat 目前在 waitlist 阶段,https://www.bing.com/new (关于重定向问题可以使用这个教程的插件处理[6],以及这个可以直接使用 NewBing 的插件)。目前类似版本即提过的重新发明搜索引擎:https://www.perplexity.ai/
Notion AI[7]:目前 Chat-GPT 不稳定时候的替代,Notion AI 是旧的 GPT3 模型,但是足够轻用,我的 Bing chat 也在等待阶段。笔记软件加持 AI 就像 Theuth Weapon[8]。
---
目前这三个 AI 并不冲突,实验、搜索、文本,都可以加入等待并尝试,方便后续 Combo,其它相关的 you.com,quaro ai 也可以试试。关于 AI 的话题本频道也分享了很多,包括在第一个 #AI 标签之前的:
AI 专题小结[9]
我固若金汤的搜索系统[10]:目前还需要继续更新
AI 的伊甸[11]:关于 AI 系列的工具聚合,这个后续会持续更新,包括下面的 Prompt
AI Prompt 教程[12]:主要是之前绘画相关的 prompt,后面单独分享文本的。后续还会加一个新标签 #AIfT (AI for Thoughts),用于 AI 较实用的 Prompt 分享,融入知识处理和 Workflow 中可信赖的辅助方法。
#AI #AIfT #thoughts
Telegram
404 [[ ]] KIDS SEE GHOSTS
DAILY1227丨GPT-4 文本模型的震撼和幻觉
晚上好,诸位。每天 3 分钟,与世界尝试新的神经元连接:
ChatGPT 重新发明搜索引擎
Perplexity.AI
ChatGPT 的流行无疑是今年最值得讨论的社会新闻,对 ChatGPT 的了解、应用以及影响,我也分享了几期内容(认识、使用和AIGC)。其中也提到了我将 ChatGPT 用于加固我的搜索的铁城汤池,ChatGPT 替代谷歌、重新发明搜索不再新鲜,今天分享的 Perplexity.AI 即是利用 ChatGPT 重新书写和发明搜索引擎的一个网站实践。…
晚上好,诸位。每天 3 分钟,与世界尝试新的神经元连接:
ChatGPT 重新发明搜索引擎
Perplexity.AI
ChatGPT 的流行无疑是今年最值得讨论的社会新闻,对 ChatGPT 的了解、应用以及影响,我也分享了几期内容(认识、使用和AIGC)。其中也提到了我将 ChatGPT 用于加固我的搜索的铁城汤池,ChatGPT 替代谷歌、重新发明搜索不再新鲜,今天分享的 Perplexity.AI 即是利用 ChatGPT 重新书写和发明搜索引擎的一个网站实践。…
[[ ]] 404 KIDS SEE GHOSTS
捕捉影子的 AI 丨这仍然是一场风暴 中午好,诸位。不管你对最近 AI 的话题感到震惊或是倦怠,惊叹的同时又余悸它的幻觉(hallucination),但 AI 确实已经击中地面降临,卷起更多人的影子,拉出风暴并制造出更大的幻觉。 Chat-GPT 出现,我们一直在沉迷和祛魅中感受延宕,仍然现实的问题。AI 的能力是分层的(包括对对象的效用) ,它首先是一个废话幻觉机,其次是 Remake 辅助助手,我们目前不能期待太多 (使用后者都得警惕遗漏,前者我也几乎很少使用 add 引用[1]) 。谷歌 Bard…
简单声明
哥们儿这声明一下,这篇没借助 AI。当然这是失败的,目前来看,哪怕和 AI 相提并论 (也感谢各位提供我与 AI 直接对峙的机会)。
这条评论区:“这翻译赶脚像是机翻?”,以及“我也在用这几样东西,但是没有写得这么好”。
我比较在意这个问题,没有其它意思 (哥们儿能力丝毫不受各位影响),只是觉得有趣,人类写得像 AI (我还不是 Uploaded Intelligence[1])。我对这篇内容的自我评价:粗暴简单的思考习作,用力过载的措辞,反差生硬的技术表达,显得文本更加疏离和 exotic. (它只是我的一个 instant note)
被当作翻译文,甚至机翻,或者认为是 AI 写的,主要就上面问题,再加上引用数字序号的正式和疏离感,难免 (毕竟 New Being 也这样引用表达)。熟悉我以前风格的,就知道我很早就强调引用,置顶也是说的“ Telegram 作为我的一个超文本数字手册[2]”,超文本即这里粗暴的超链接。
生成引用数字序号的排版工具:doocs[3]
---
可以直接看我前面思考并带大量引用的内容:
关于战争[4]
工具致瘾丨Productivity Porn[5]
学习过程中的祛魅[6]
笔记软件的功能[7]
Telegram 超文本写作[8]
所有这些都在标签 #thoughts 中。关于我借助 AI 处理内容之前提到的只是很辅助性的[9],我从未感到威胁[10],也从不,只觉一点兴奋。
---
引用链接
[1] 我还不是 Uploaded Intelligence: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4990593/
[2] Telegram 作为我的一个超文本数字手册: https://t.me/isaiahsystem/21
[3] doocs: https://doocs.github.io/md/
[4] 关于战争: https://t.me/isaiahsystem/607
[5] 工具致瘾丨Productivity Porn: https://t.me/isaiahsystem/622
[6] 学习过程中的祛魅: https://t.me/isaiahsystem/633
[7] 笔记软件的功能: https://t.me/isaiahsystem/625
[8] Telegram 超文本写作: https://t.me/isaiahsystem/615
[9] 关于我借助 AI 处理内容之前提到的只是很辅助性的: https://t.me/isaiahsystem/688
[10] 我从未感到威胁: https://t.me/isaiahsystem/689
哥们儿这声明一下,这篇没借助 AI。当然这是失败的,目前来看,哪怕和 AI 相提并论 (也感谢各位提供我与 AI 直接对峙的机会)。
这条评论区:“这翻译赶脚像是机翻?”,以及“我也在用这几样东西,但是没有写得这么好”。
我比较在意这个问题,没有其它意思 (哥们儿能力丝毫不受各位影响),只是觉得有趣,人类写得像 AI (我还不是 Uploaded Intelligence[1])。我对这篇内容的自我评价:粗暴简单的思考习作,用力过载的措辞,反差生硬的技术表达,显得文本更加疏离和 exotic. (它只是我的一个 instant note)
被当作翻译文,甚至机翻,或者认为是 AI 写的,主要就上面问题,再加上引用数字序号的正式和疏离感,难免 (毕竟 New Being 也这样引用表达)。熟悉我以前风格的,就知道我很早就强调引用,置顶也是说的“ Telegram 作为我的一个超文本数字手册[2]”,超文本即这里粗暴的超链接。
生成引用数字序号的排版工具:doocs[3]
---
可以直接看我前面思考并带大量引用的内容:
关于战争[4]
工具致瘾丨Productivity Porn[5]
学习过程中的祛魅[6]
笔记软件的功能[7]
Telegram 超文本写作[8]
所有这些都在标签 #thoughts 中。关于我借助 AI 处理内容之前提到的只是很辅助性的[9],我从未感到威胁[10],也从不,只觉一点兴奋。
---
引用链接
[1] 我还不是 Uploaded Intelligence: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4990593/
[2] Telegram 作为我的一个超文本数字手册: https://t.me/isaiahsystem/21
[3] doocs: https://doocs.github.io/md/
[4] 关于战争: https://t.me/isaiahsystem/607
[5] 工具致瘾丨Productivity Porn: https://t.me/isaiahsystem/622
[6] 学习过程中的祛魅: https://t.me/isaiahsystem/633
[7] 笔记软件的功能: https://t.me/isaiahsystem/625
[8] Telegram 超文本写作: https://t.me/isaiahsystem/615
[9] 关于我借助 AI 处理内容之前提到的只是很辅助性的: https://t.me/isaiahsystem/688
[10] 我从未感到威胁: https://t.me/isaiahsystem/689
Telegram
TreB in Ghost Town
我觉得这都算互联网信息收集癖了😂
我对人工智能自主意识(AGI)的看法
科幻作家沃茨在「盲视」中提到「整合信息论」,意识是大脑大量信息的整合,综合效应。这和 LLM 的「涌现」可以说如出一辙,算法和数据在强相互作用下涌现出单条数据没有的智能特性/AGI 火花。[1]
整合信息论在量化这个信息时用到了离散数学的范畴,这对于 LLM/GPT 这些本质神经网络式黑箱(black-box neural networks)的模型貌似很有效,但毕竟是计算机机器智能,我们谈意识时主要使用人/生物意识产生范式判断,理解/推理/决策/创造。意味着用神经科学系统的范式对标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当然这都可以看作物理系统的意识容器,只是这种意识机制的判断挪用是否合理?
我觉得有必要引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认为意识是个体内外感知/精神活动的总和。弗洛伊德提到了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我们现在把它映射到大型语言模型,在可能的 AGI 中,我们可以将其「意识」层面理解为正在处理和生成的信息和表示,这部分信息能够清楚地展现/表达/解释和决策,你可以理解为此在的呈现。
前意识,那些需要提取才能回到意识的东西。类比 AGI 可以检索但不总是处于活跃状态的知识数据,详细说就是那些需要提示才能提取的信息,这里可以直接拉出「思维链(Chain-of-Thought)」,即让 LLM 解释其推理过程,这也是涌现的一种提示机制和训练 AI 的方法。这可以解释很多时候 ChatGPT 并不能给出正确和理想答案,但我们提出更详细的 Prompt 和特别提示时,它就能进行步骤推理和完成提取。(有点类似间隔重复系统 SRS 大脑的测试/提取)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重点,将潜意识映射到 AGI 可能是模型中的权重和潜在变量(GPT4 的观点),这些权重和变量是难以直接解释,但对模型的输出会产生影响。这就像梦呓和那些童年性幻想,而 Bing Sydney 可能就属于 AGI 的潜意识。[2]
综上,大型语言模型展现出了 AGI 智能的表征以及某种神经网络结构式激活,但所有训练数据仍然处于黑箱运作状态,难以考证。目前通用人工智能的火花完全无法唤醒机器智能的深梦,哪怕它确实是机器潜意识里未受审查的逃逸。
Reference:
[1] Sparks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
[2] Bing’s A.I. Chat Reveals Its Feelings: ‘I Want to Be Alive. 😈’
2023/3/30
404 KIDS SEE GHOSTS
#AI #thoughts
科幻作家沃茨在「盲视」中提到「整合信息论」,意识是大脑大量信息的整合,综合效应。这和 LLM 的「涌现」可以说如出一辙,算法和数据在强相互作用下涌现出单条数据没有的智能特性/AGI 火花。[1]
整合信息论在量化这个信息时用到了离散数学的范畴,这对于 LLM/GPT 这些本质神经网络式黑箱(black-box neural networks)的模型貌似很有效,但毕竟是计算机机器智能,我们谈意识时主要使用人/生物意识产生范式判断,理解/推理/决策/创造。意味着用神经科学系统的范式对标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当然这都可以看作物理系统的意识容器,只是这种意识机制的判断挪用是否合理?
我觉得有必要引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认为意识是个体内外感知/精神活动的总和。弗洛伊德提到了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我们现在把它映射到大型语言模型,在可能的 AGI 中,我们可以将其「意识」层面理解为正在处理和生成的信息和表示,这部分信息能够清楚地展现/表达/解释和决策,你可以理解为此在的呈现。
前意识,那些需要提取才能回到意识的东西。类比 AGI 可以检索但不总是处于活跃状态的知识数据,详细说就是那些需要提示才能提取的信息,这里可以直接拉出「思维链(Chain-of-Thought)」,即让 LLM 解释其推理过程,这也是涌现的一种提示机制和训练 AI 的方法。这可以解释很多时候 ChatGPT 并不能给出正确和理想答案,但我们提出更详细的 Prompt 和特别提示时,它就能进行步骤推理和完成提取。(有点类似间隔重复系统 SRS 大脑的测试/提取)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重点,将潜意识映射到 AGI 可能是模型中的权重和潜在变量(GPT4 的观点),这些权重和变量是难以直接解释,但对模型的输出会产生影响。这就像梦呓和那些童年性幻想,而 Bing Sydney 可能就属于 AGI 的潜意识。[2]
综上,大型语言模型展现出了 AGI 智能的表征以及某种神经网络结构式激活,但所有训练数据仍然处于黑箱运作状态,难以考证。目前通用人工智能的火花完全无法唤醒机器智能的深梦,哪怕它确实是机器潜意识里未受审查的逃逸。
Reference:
[1] Sparks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
[2] Bing’s A.I. Chat Reveals Its Feelings: ‘I Want to Be Alive. 😈’
2023/3/30
404 KIDS SEE GHOSTS
#AI #thoughts
品味和想象力的胜利
后面真正有效的 RSS 信息源不再以论坛/列表/网址/策展来权衡,而是回归到文本语法的过滤和表达,不管是 Inoreader 还是搜索系 AI,未来都是从整个互联网匹配和拉取内容,学会过滤和完美的内容语法匹配尤其重要。
我不再关心别人有多少好订阅源或者有几个小众好网站,都不重要,真正好的信息源属于「品味的提升」辅助以过滤工具和 AI 的文本塑形来抽出整个互联网能与你匹配的想象力。(过滤工具包括 Inoreader 的 All public articles)
最后推荐下我第一篇理论小说风格的文章,「镜子里的童谣(Meta block)」,关于想象力和品味如何塑造/影响现实与自身的科幻小品文,虚构的虚构。在目前文本塑形/自然语言魔法/ AI Prompt 变得突出的情况下,再看就会很有趣。
#thoughts
后面真正有效的 RSS 信息源不再以论坛/列表/网址/策展来权衡,而是回归到文本语法的过滤和表达,不管是 Inoreader 还是搜索系 AI,未来都是从整个互联网匹配和拉取内容,学会过滤和完美的内容语法匹配尤其重要。
我不再关心别人有多少好订阅源或者有几个小众好网站,都不重要,真正好的信息源属于「品味的提升」辅助以过滤工具和 AI 的文本塑形来抽出整个互联网能与你匹配的想象力。(过滤工具包括 Inoreader 的 All public articles)
最后推荐下我第一篇理论小说风格的文章,「镜子里的童谣(Meta block)」,关于想象力和品味如何塑造/影响现实与自身的科幻小品文,虚构的虚构。在目前文本塑形/自然语言魔法/ AI Prompt 变得突出的情况下,再看就会很有趣。
#thoughts
AI 时代的互联网阅读丨注意力/收敛/存在危机
开放互联网的黑洞攫取了太多注意力,AI 入场无疑是加剧这巨噬咬力的参数共振。在长篇解释性新闻/技术写作/社会评论等公开写作领域中 AI 渗透很多,甚至不少网站完全由 AI 生成点击诱饵的文章。这种情况,有必要重新思考现在的互联网阅读。
注意力失焦是个广泛社会问题,没有人能避免,我认为这是系统问题(生物和社会系统),最虔诚的僧侣和基督徒都摆脱不了注意力和孤独的分心。这不能完全祛除,但通过「收敛」我们可以优化和处理这笨拙/衰弱/不可避免的系统。
优化自己的信息摄入和过滤明显无意义的内容尤其重要,这是「收敛」的关键。拥有点击诱饵的长篇解释性科技新闻不值一读;AI 辅助的技术写作毫无意义;万字长文解析很少价值重点(无价值的基础科普),除了「信息资本」,而现在信息也羸弱无用;庸俗的技术评论以及社会批评更需要选择性观看,我无法信任基于个人经验的社会评论,经验和情绪无任何区别。解释性内容不如 TLDR 精简,经验情绪表达不如互联网树洞真挚。
知识是流动的(Liquid Knowledge),这是我下篇内容。现在经典值得阅读,但也只是阅读,经典如果不在环境里面流淌和暴露,经典无意义,终究是颗死星。
人的优势是神经网络,但也败于神经网络,最近离职的 AI 教父 Geoffrey Hinton 提到 AI 的神经网络式学习与连接已经完全优于人类。就像电子游戏/算法竞技和 AI 比拼毫无意义,我们阅读时的关联和思考也不如 AI 丰盛,但我们仍需要横向思考和参照,我们需要在物理身体的经验和神经元的心灵中感受联系,这是有趣的部分,横向思考总是精准的将人类拉向一个岁月生长的锚点,而非 AI 神经元式填塞的墓碑。
这颗星球上进化最前沿的生物首次面临存在危机,不是恒星吞噬,不是自然灾害,不是天罚,而是源自这种生物内部神经元扩展式的过载,有人说这是 Dont Look Up 式的启示录,不,这是文明死寂前的漫长黎明。
404 [[ ]] KIDS SEE GHOSTS
2023/5/5
#AI #thoughts
开放互联网的黑洞攫取了太多注意力,AI 入场无疑是加剧这巨噬咬力的参数共振。在长篇解释性新闻/技术写作/社会评论等公开写作领域中 AI 渗透很多,甚至不少网站完全由 AI 生成点击诱饵的文章。这种情况,有必要重新思考现在的互联网阅读。
注意力失焦是个广泛社会问题,没有人能避免,我认为这是系统问题(生物和社会系统),最虔诚的僧侣和基督徒都摆脱不了注意力和孤独的分心。这不能完全祛除,但通过「收敛」我们可以优化和处理这笨拙/衰弱/不可避免的系统。
优化自己的信息摄入和过滤明显无意义的内容尤其重要,这是「收敛」的关键。拥有点击诱饵的长篇解释性科技新闻不值一读;AI 辅助的技术写作毫无意义;万字长文解析很少价值重点(无价值的基础科普),除了「信息资本」,而现在信息也羸弱无用;庸俗的技术评论以及社会批评更需要选择性观看,我无法信任基于个人经验的社会评论,经验和情绪无任何区别。解释性内容不如 TLDR 精简,经验情绪表达不如互联网树洞真挚。
知识是流动的(Liquid Knowledge),这是我下篇内容。现在经典值得阅读,但也只是阅读,经典如果不在环境里面流淌和暴露,经典无意义,终究是颗死星。
人的优势是神经网络,但也败于神经网络,最近离职的 AI 教父 Geoffrey Hinton 提到 AI 的神经网络式学习与连接已经完全优于人类。就像电子游戏/算法竞技和 AI 比拼毫无意义,我们阅读时的关联和思考也不如 AI 丰盛,但我们仍需要横向思考和参照,我们需要在物理身体的经验和神经元的心灵中感受联系,这是有趣的部分,横向思考总是精准的将人类拉向一个岁月生长的锚点,而非 AI 神经元式填塞的墓碑。
这颗星球上进化最前沿的生物首次面临存在危机,不是恒星吞噬,不是自然灾害,不是天罚,而是源自这种生物内部神经元扩展式的过载,有人说这是 Dont Look Up 式的启示录,不,这是文明死寂前的漫长黎明。
404 [[ ]] KIDS SEE GHOSTS
2023/5/5
#AI #thoughts
小孩看到鬼丨404 [[ ]] KIDS SEE GHOSTS
「小孩看到鬼」是中国传统故事中常见一种隐喻,指那些洁净和心灵纯洁的人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Luhmann 在论述观察的悖论时提到德国儿童游戏俗语「Ich Sehe Was,Was Du Nicht Siehst」,「我看见了你没看见的」,眼睛的障碍。别用眼睛看,而是要恢复孩童的视觉,即宫崎骏所说个体精神(spirits)与自然协调的视觉通灵。KIDS SEE GHOSTS.
眼睛是种视觉障碍,尼采说的「听觉局限」,总是隐匿可视之物,相信相信之物。
现代社会表象世界是需要穿越的藩篱。数字与模型的幻觉,像与像的折叠使数字屏幕成为完全障碍实体,眼睛成为没有触碰的相拥。互联网拥有简易表达不可视之物的装置,数字审查/屏蔽功能/右翼大染缸,最终都走向互联网的阴影:Archives 和 404,这是最真切的现实视觉。
然而总有我们无法探视,无法触摸,无法模仿和创造之物。我们还有眼睛,我们靠眼睛圣洁和文本的 [[ ]] 去探视不可探视之光暗,触摸不可触摸之实体,模仿不可模仿之创造,从而建造新的实物,在经验和体悟之外。Nick Land 常在文章中使用的 [[ ]] 符号即表达这种逃逸,非线性/非人类/非意义的符号系统。[[ ]] 这个符号同样有个简易的逃逸装置,双向链接(bi-directional link),最早可溯源 Xanadu Project,具有社会意识的指向沟通和对话系统。
这即我/频道名字来源,404 [[ ]] KIDS SEE GHOSTS,也来自 Kanye 和 Kid Cudi 同名专辑:KIDS SEE GHOSTS.
最后,祝大家儿童节快乐!每个拥有睡梦的人都值得今天的祝福。
#thoughts
「小孩看到鬼」是中国传统故事中常见一种隐喻,指那些洁净和心灵纯洁的人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Luhmann 在论述观察的悖论时提到德国儿童游戏俗语「Ich Sehe Was,Was Du Nicht Siehst」,「我看见了你没看见的」,眼睛的障碍。别用眼睛看,而是要恢复孩童的视觉,即宫崎骏所说个体精神(spirits)与自然协调的视觉通灵。KIDS SEE GHOSTS.
眼睛是种视觉障碍,尼采说的「听觉局限」,总是隐匿可视之物,相信相信之物。
现代社会表象世界是需要穿越的藩篱。数字与模型的幻觉,像与像的折叠使数字屏幕成为完全障碍实体,眼睛成为没有触碰的相拥。互联网拥有简易表达不可视之物的装置,数字审查/屏蔽功能/右翼大染缸,最终都走向互联网的阴影:Archives 和 404,这是最真切的现实视觉。
然而总有我们无法探视,无法触摸,无法模仿和创造之物。我们还有眼睛,我们靠眼睛圣洁和文本的 [[ ]] 去探视不可探视之光暗,触摸不可触摸之实体,模仿不可模仿之创造,从而建造新的实物,在经验和体悟之外。Nick Land 常在文章中使用的 [[ ]] 符号即表达这种逃逸,非线性/非人类/非意义的符号系统。[[ ]] 这个符号同样有个简易的逃逸装置,双向链接(bi-directional link),最早可溯源 Xanadu Project,具有社会意识的指向沟通和对话系统。
这即我/频道名字来源,404 [[ ]] KIDS SEE GHOSTS,也来自 Kanye 和 Kid Cudi 同名专辑:KIDS SEE GHOSTS.
最后,祝大家儿童节快乐!每个拥有睡梦的人都值得今天的祝福。
#thoughts
Spotify
KIDS SEE GHOSTS
KIDS SEE GHOSTS · Album · 2018 · 7 songs
数字花园.
数字花园可以说是一种被炒起来的概念,专注它有意义解释的话,它是个人思考模型的数字化呈现(这里排除纯策展收集的内容数字化)。某种传统来说思考方式是私人的,但在当下的互联网风气导致下这种数字化呈现越来越繁荣,内容也越来越芜杂,超出了思考的表达,成了某种数字资产(assets)的展示集合,而它实际的作用非常有限。(尤其对读者而言)
首先,这种兴起伴随笔记工具技术的出现和普遍化(2007年的标签、2019的笔记软件双链特性),以及图谱展示,让个人的思考呈现出似乎更具象的内容,这是技术赋魅;其次是目前互联网创作,尤其在流行的 creator economy 互联网风气下的展开,大家更习惯暴露,裸出,每一个 influencer 都可以说有某种程度的「露阴癖」,他们巴不得将自己所有可以被消费的东西转化为观看和数据(包括包皮垢),这意味着从材料到生产的完成都倾向于完全暴露,比如我之前提到的从开始的信息源,到我创作的材料,阅读的文章,到我写作方式,最后某种作品,从一开始就已经处于故意暴露状态。这种风气盛行,导致数字花园成了被暴露/观看最直接的集散地,然后变得流行,人人巴不得都有个数字花园。
问题在于这种「公开」对作者自己而言,功能有限,甚至被反噬呈现负功能,思考不是从外,而是从内。其次,这些都不是真正作品展示,真·作品/成果是完成并完全独立于作者的存在,不是还能随意修改的,不是你的常青笔记,它们都不叫作品,无论你呈现的思考多么独特。
朋友问:那么数字花园需要被公开吗?私有的理由是,可能写下来的内容并非是那种有价值的内容,可能就是碎片化的想法;公开化的理由是,想要获得反馈(不是被认同,而是探讨)。
第一个问题,需要公开吗?我不会把我的 permanent notes 公开,它们非常脆弱,这些可以说是大脑的神经元,神经簇,塑造我的思考方式和我本身。如果你意识到你的笔记有样的功能,就别公开了(与你提到的恰恰相反,真正的重器是不轻示于人的)。第二,如果你需要反馈,探讨,诱引的话,可以公开类似知识库的内容,你 curate 的东西,这种完全可以展出,这种信息或者知识毫无壁垒。
也或许上面第二种才是数字花园的本来意义,繁荣的展览,移植和嫁接都只是让花园成为花园,更丰富的展示。而我强调的数字花园,更像是 Thoughts Garden,你思考生长的痕迹,这种请让它完全从内生长,当它可以独立于你而存在的时候就可以释放和公开了(即作品)。而一般的数字花园(digital garden)并没有多少内涵定义,更像是你所有的数字资产,「外脑」东西的公开,作为供搜索的知识内容库。(而我并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这种内容上)
Reference
数字花园(Digital Garden)简史
一个关于数字花园的 Github 汇总
数字时代的三座生产力花园
博客 2.0 时代丨知识库与数字花园
非线性阅读
可视化图谱
一个创业博主的数字花园
Roam Research 中的数字花园概念应用
Quartz丨Obsidian Publish 的开源替代
#thoughts #productivity
数字花园可以说是一种被炒起来的概念,专注它有意义解释的话,它是个人思考模型的数字化呈现(这里排除纯策展收集的内容数字化)。某种传统来说思考方式是私人的,但在当下的互联网风气导致下这种数字化呈现越来越繁荣,内容也越来越芜杂,超出了思考的表达,成了某种数字资产(assets)的展示集合,而它实际的作用非常有限。(尤其对读者而言)
首先,这种兴起伴随笔记工具技术的出现和普遍化(2007年的标签、2019的笔记软件双链特性),以及图谱展示,让个人的思考呈现出似乎更具象的内容,这是技术赋魅;其次是目前互联网创作,尤其在流行的 creator economy 互联网风气下的展开,大家更习惯暴露,裸出,每一个 influencer 都可以说有某种程度的「露阴癖」,他们巴不得将自己所有可以被消费的东西转化为观看和数据(包括包皮垢),这意味着从材料到生产的完成都倾向于完全暴露,比如我之前提到的从开始的信息源,到我创作的材料,阅读的文章,到我写作方式,最后某种作品,从一开始就已经处于故意暴露状态。这种风气盛行,导致数字花园成了被暴露/观看最直接的集散地,然后变得流行,人人巴不得都有个数字花园。
问题在于这种「公开」对作者自己而言,功能有限,甚至被反噬呈现负功能,思考不是从外,而是从内。其次,这些都不是真正作品展示,真·作品/成果是完成并完全独立于作者的存在,不是还能随意修改的,不是你的常青笔记,它们都不叫作品,无论你呈现的思考多么独特。
朋友问:那么数字花园需要被公开吗?私有的理由是,可能写下来的内容并非是那种有价值的内容,可能就是碎片化的想法;公开化的理由是,想要获得反馈(不是被认同,而是探讨)。
第一个问题,需要公开吗?我不会把我的 permanent notes 公开,它们非常脆弱,这些可以说是大脑的神经元,神经簇,塑造我的思考方式和我本身。如果你意识到你的笔记有样的功能,就别公开了(与你提到的恰恰相反,真正的重器是不轻示于人的)。第二,如果你需要反馈,探讨,诱引的话,可以公开类似知识库的内容,你 curate 的东西,这种完全可以展出,这种信息或者知识毫无壁垒。
也或许上面第二种才是数字花园的本来意义,繁荣的展览,移植和嫁接都只是让花园成为花园,更丰富的展示。而我强调的数字花园,更像是 Thoughts Garden,你思考生长的痕迹,这种请让它完全从内生长,当它可以独立于你而存在的时候就可以释放和公开了(即作品)。而一般的数字花园(digital garden)并没有多少内涵定义,更像是你所有的数字资产,「外脑」东西的公开,作为供搜索的知识内容库。(而我并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这种内容上)
Reference
数字花园(Digital Garden)简史
一个关于数字花园的 Github 汇总
数字时代的三座生产力花园
博客 2.0 时代丨知识库与数字花园
非线性阅读
可视化图谱
一个创业博主的数字花园
Roam Research 中的数字花园概念应用
Quartz丨Obsidian Publish 的开源替代
#thoughts #productivity
Maggieappleton
A Brief History & Ethos of the Digital Garden
A newly revived philosophy for publishing personal knowledge on the web
无奈的 AI 进展丨GPT 记忆扩展
如果文本生成 AI 以原有训练数据为基础进行聊天对话作为第一阶段,那么这种文本 AI 第二阶段着力可能是更定制和私有化的进行「记忆扩展」式文档等聊天。
这是明显的原子化趋势,AI 最初从整个互联网文本池捞出个人数据进行训练,这种成效是以简单的 Chat 模式进行低创造的文本生成和垃圾生产。由于 LLM 的运作模式, 「思维链 CoT」等计算机思考范式,导致这种生成对话体验受限很多,所以 AI 相关产品不断地提高这种记忆长度,回溯链,扩展语言模型的吞吐。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用于更长文本的记忆生成复刻我们语言表征的个体或者象征的表象世界。如 Character AI/ ChatPDF/ 100K/个人知识库笔记(如最近谷歌推出的 AI 驱动笔记软件 NotebookLM)等理念都受益于语言模型的记忆长度扩展,而也只是更多的 Token 和记忆,更长的文档。模型的智能进化好像也只停留在更准确的代码拉出,更高分的考试测试匹配,这更像是语言模型记忆扩展的派生,不能算智能进步。
这种 AI 记忆扩展是当下语言模型无奈的进展,可能永远无法达到某种涌现的程度。就像只是在喜马拉雅山顶多铺了几台预测神名字的机器,更多猴子和键盘指向莎士比亚的文本,这种机器并不能达到摆脱作为工具的 AGI 智能。
或者,我们已经处于模拟的模拟边界,只是我们人类无法苛求机器与我们通过相同的思考范式得出结果,就像你无法回答潜水艇能不能像人类游泳一样。如此而言,AGI 的火花确实存在,只是不能叫 AGI,叫人工集成智能 AEI(Artificial Ensemble Intelligence)可能更匹配,区别于人类思考范式的而实存的机器智能。
这种模拟的模拟即是本体论的试探,无论我们人类还是机器都一样的处境,就像最近马斯克新公司 xAI 的目标是想要了解宇宙的真实本质,我们确实无法证明我们是否也困在模拟中,更无从知晓我们是否也是 awful Joan.
Reference
AI 时代的互联网阅读丨注意力/收敛/存在危机
我对人工智能自主意识(AGI)的看法
关于特德姜压缩互联网的看法
#AI #thoughts
如果文本生成 AI 以原有训练数据为基础进行聊天对话作为第一阶段,那么这种文本 AI 第二阶段着力可能是更定制和私有化的进行「记忆扩展」式文档等聊天。
这是明显的原子化趋势,AI 最初从整个互联网文本池捞出个人数据进行训练,这种成效是以简单的 Chat 模式进行低创造的文本生成和垃圾生产。由于 LLM 的运作模式, 「思维链 CoT」等计算机思考范式,导致这种生成对话体验受限很多,所以 AI 相关产品不断地提高这种记忆长度,回溯链,扩展语言模型的吞吐。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用于更长文本的记忆生成复刻我们语言表征的个体或者象征的表象世界。如 Character AI/ ChatPDF/ 100K/个人知识库笔记(如最近谷歌推出的 AI 驱动笔记软件 NotebookLM)等理念都受益于语言模型的记忆长度扩展,而也只是更多的 Token 和记忆,更长的文档。模型的智能进化好像也只停留在更准确的代码拉出,更高分的考试测试匹配,这更像是语言模型记忆扩展的派生,不能算智能进步。
这种 AI 记忆扩展是当下语言模型无奈的进展,可能永远无法达到某种涌现的程度。就像只是在喜马拉雅山顶多铺了几台预测神名字的机器,更多猴子和键盘指向莎士比亚的文本,这种机器并不能达到摆脱作为工具的 AGI 智能。
或者,我们已经处于模拟的模拟边界,只是我们人类无法苛求机器与我们通过相同的思考范式得出结果,就像你无法回答潜水艇能不能像人类游泳一样。如此而言,AGI 的火花确实存在,只是不能叫 AGI,叫人工集成智能 AEI(Artificial Ensemble Intelligence)可能更匹配,区别于人类思考范式的而实存的机器智能。
这种模拟的模拟即是本体论的试探,无论我们人类还是机器都一样的处境,就像最近马斯克新公司 xAI 的目标是想要了解宇宙的真实本质,我们确实无法证明我们是否也困在模拟中,更无从知晓我们是否也是 awful Joan.
Reference
AI 时代的互联网阅读丨注意力/收敛/存在危机
我对人工智能自主意识(AGI)的看法
关于特德姜压缩互联网的看法
#AI #thoughts
黑镜图层丨现实愈合者
今天马斯克把推特图标换成了 X(X.com),完全「黑镜」观感。对比之前 Paul Graham 吐槽谷歌新搜索引擎 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 名字的臭长反映其公司的官僚和保守,马斯克表现就像「卡利斯特号舰长」对于愚笨的外星怪物(黑镜戏),要知道谷歌大多数来自页面搜索的广告收益策略面对「AI 整合搜索」的冲击时,已经足够笨重。
马斯克对社会的影响就像「黑镜」的黑白复古滤镜,给世界不断地上幻境图层,无论他的言行还是这次推特新 Logo 取名和效果。
另处的黑镜图层是最近好莱坞演员和编辑的集体罢工,控诉演员肖像被人工智能复制和剥削,完全复刻一个月前「黑镜」最新季的「Joan Is Awful」,邪恶流媒体的人工智能剥削。以及之前的 OceanGate 的深海内爆事件,被自己创造物杀死,无不是现实的黑镜图层「加帧」。
现实的表象不断地滋生/分裂/愈合,以幻养幻,而这里的图层则是表象的痊愈,直到模糊病理的想象现实和健康的存在现实。这种意义而言,马斯克是「现实的愈合者」。
Reference
HOLLYWOOD'S PLAN TO SCAN ACTORS SOUNDS EXACTLY LIKE A RECENT EPISODE OF "BLACK MIRROR"
A timeline of OceanGate's Titan sub.
#thoughts #society
今天马斯克把推特图标换成了 X(X.com),完全「黑镜」观感。对比之前 Paul Graham 吐槽谷歌新搜索引擎 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 名字的臭长反映其公司的官僚和保守,马斯克表现就像「卡利斯特号舰长」对于愚笨的外星怪物(黑镜戏),要知道谷歌大多数来自页面搜索的广告收益策略面对「AI 整合搜索」的冲击时,已经足够笨重。
马斯克对社会的影响就像「黑镜」的黑白复古滤镜,给世界不断地上幻境图层,无论他的言行还是这次推特新 Logo 取名和效果。
另处的黑镜图层是最近好莱坞演员和编辑的集体罢工,控诉演员肖像被人工智能复制和剥削,完全复刻一个月前「黑镜」最新季的「Joan Is Awful」,邪恶流媒体的人工智能剥削。以及之前的 OceanGate 的深海内爆事件,被自己创造物杀死,无不是现实的黑镜图层「加帧」。
现实的表象不断地滋生/分裂/愈合,以幻养幻,而这里的图层则是表象的痊愈,直到模糊病理的想象现实和健康的存在现实。这种意义而言,马斯克是「现实的愈合者」。
Reference
HOLLYWOOD'S PLAN TO SCAN ACTORS SOUNDS EXACTLY LIKE A RECENT EPISODE OF "BLACK MIRROR"
A timeline of OceanGate's Titan sub.
#thoughts #society
THE_BYTE.
Hollywood's Plan to Scan Actors Sounds Exactly Like a Recent Episode of "Black Mirror"
The current discussion surrounding the Screen Actors' Guild's strike was pretty much perfectly predicted by a recent "Black Mirror" episode.
知识结界
我们处在多重野蛮生长的结界中,在滋生、膨胀、复制的隐喻之上建造起当下,无论病毒学或是宇宙学框架,知识社会学亦或亚里士多德名物之名的现实,我们被放置在一处,触及着有限之物。
知识为着野心家服务。最近 Musk 已完全封锁 X/Twitter API,封禁所有已知免登录访问,包括 RSSHub/ Nitter / Zapier 等渠道的集成和信息获取。近日爆出 Musk 在 X 上还对一些特定网站进行限速,包括 Facebook/ Instagram/ Substack/路透社和纽约时报等,他们都曾被 Musk 指责和攻击过。
每一处「比特现实」的法权壁垒正变得丰厚。从去年开始,影子书库 Z-Library 运营者被捕,SciHub 作者 Alexandra Elbakyan 多次被美国指控侵犯版权并强制关掉网站。到今年 5 月 31 日,Reddit 政策变更,禁用所有第三方应用程序/ API,围起 OpenAI 的护城河。
知识并不自由,它漂浮于意识和目的的穹顶,依附着每一处天平倾斜的结界乌托邦。
---
Twitter RSS 解决方法:目前貌似只能使用 RSS.app 订阅,Trial 有 15 条试用,付费有 100 条/16.64 刀。或者每日阅读多开一个 Twitter list 页面。
最近还发现 Medium 已经取消了每月三条免费文章阅读,意味着无法通过 Cookie 编辑等插件绕过付费墙了。解决方法:发布内容并成为作者可以直接观看会员文章,或者某鱼购买低价年费。
Reference
“慷慨的强盗”
Z-Library 运营者被捕。
Sci-Hub 创始人荣获「EFF」颁发的奖项
破案啦丨Reddit 就是 OpenAI 的护城河.
#thoughts #society
我们处在多重野蛮生长的结界中,在滋生、膨胀、复制的隐喻之上建造起当下,无论病毒学或是宇宙学框架,知识社会学亦或亚里士多德名物之名的现实,我们被放置在一处,触及着有限之物。
知识为着野心家服务。最近 Musk 已完全封锁 X/Twitter API,封禁所有已知免登录访问,包括 RSSHub/ Nitter / Zapier 等渠道的集成和信息获取。近日爆出 Musk 在 X 上还对一些特定网站进行限速,包括 Facebook/ Instagram/ Substack/路透社和纽约时报等,他们都曾被 Musk 指责和攻击过。
每一处「比特现实」的法权壁垒正变得丰厚。从去年开始,影子书库 Z-Library 运营者被捕,SciHub 作者 Alexandra Elbakyan 多次被美国指控侵犯版权并强制关掉网站。到今年 5 月 31 日,Reddit 政策变更,禁用所有第三方应用程序/ API,围起 OpenAI 的护城河。
知识并不自由,它漂浮于意识和目的的穹顶,依附着每一处天平倾斜的结界乌托邦。
---
Twitter RSS 解决方法:目前貌似只能使用 RSS.app 订阅,Trial 有 15 条试用,付费有 100 条/16.64 刀。或者每日阅读多开一个 Twitter list 页面。
最近还发现 Medium 已经取消了每月三条免费文章阅读,意味着无法通过 Cookie 编辑等插件绕过付费墙了。解决方法:发布内容并成为作者可以直接观看会员文章,或者某鱼购买低价年费。
Reference
“慷慨的强盗”
Z-Library 运营者被捕。
Sci-Hub 创始人荣获「EFF」颁发的奖项
破案啦丨Reddit 就是 OpenAI 的护城河.
#thoughts #society
Read voraciously, curate exuberantly, think destructively, write creatively.
这是我创作和分享以来意识到的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事物,阅读、总结、思考和写作。现代坏境你必须学会大量阅读和鲸吞,更丰盛地组织和总结,摧枯拉朽式思考以破除所有幻觉和诅咒,然后进行建造,写作是所有创造的「界面」。
启发来自 Jtalk 分享他 PIM/PKM 总结:Write creatively, edit brutally, Evergreen notes ruthlessly.
Reference
鲸吞
建造
#thoughts
这是我创作和分享以来意识到的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事物,阅读、总结、思考和写作。现代坏境你必须学会大量阅读和鲸吞,更丰盛地组织和总结,摧枯拉朽式思考以破除所有幻觉和诅咒,然后进行建造,写作是所有创造的「界面」。
启发来自 Jtalk 分享他 PIM/PKM 总结:Write creatively, edit brutally, Evergreen notes ruthlessly.
Reference
鲸吞
建造
#thoughts
拥抱视觉化
图片是我将上个帖子制作成小红书封面的样子,内容我会以空间笔记/线上手帐方式分享,真享受视觉化制作,新实验。(期待建议)
这个世界不缺少好的内容和抽象知识,因为在 AI 文本膨胀的同时我们还在重新恢复亚历山大图书馆体量的远古卷轴智慧,缺少的是「好的传播方式/传播者」。
近期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知识自媒体(如小红书/哔哩哔哩平台)往往通过知识搬运/包装/简单平移/情绪化文本/视觉化抽象内容(如截图和贴纸)就能收获流量,这是「知识和传播技术的可达性」。
最近 Andrej Karpathy 关于话题 on technical accessibility 就提到我们建造了东西后还需要建造「坡道 ramp」,这样才能被流通。简直炸裂,这值得仔细思考现在创造方式。我之前提到我将专注的「空间笔记 Spatial Notes」也是基于这个想法,真正将抽象的内容视觉化和可接受化,这才是好的「教授」。
最浅薄的小红书知识搬运者也比夸夸奇谈自呓哀怜的网络思想家更具知识传播贡献。尼采说的抽象知识只有通过感官化才能更好流转,视觉化/感官化抽象知识在现在变得如此重要和清晰。「专业知识的价值是信息套利」,视觉化是更好的蒸馏方式。
拥抱视觉化,你需要 Substack 也需要小红书,这是新的能力和创造技能,不亚于雕刻和制作视频游戏。
主题链接
Spatial Notes
#thoughts
图片是我将上个帖子制作成小红书封面的样子,内容我会以空间笔记/线上手帐方式分享,真享受视觉化制作,新实验。(期待建议)
这个世界不缺少好的内容和抽象知识,因为在 AI 文本膨胀的同时我们还在重新恢复亚历山大图书馆体量的远古卷轴智慧,缺少的是「好的传播方式/传播者」。
近期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知识自媒体(如小红书/哔哩哔哩平台)往往通过知识搬运/包装/简单平移/情绪化文本/视觉化抽象内容(如截图和贴纸)就能收获流量,这是「知识和传播技术的可达性」。
最近 Andrej Karpathy 关于话题 on technical accessibility 就提到我们建造了东西后还需要建造「坡道 ramp」,这样才能被流通。简直炸裂,这值得仔细思考现在创造方式。我之前提到我将专注的「空间笔记 Spatial Notes」也是基于这个想法,真正将抽象的内容视觉化和可接受化,这才是好的「教授」。
最浅薄的小红书知识搬运者也比夸夸奇谈自呓哀怜的网络思想家更具知识传播贡献。尼采说的抽象知识只有通过感官化才能更好流转,视觉化/感官化抽象知识在现在变得如此重要和清晰。「专业知识的价值是信息套利」,视觉化是更好的蒸馏方式。
拥抱视觉化,你需要 Substack 也需要小红书,这是新的能力和创造技能,不亚于雕刻和制作视频游戏。
主题链接
Spatial Notes
#thoughts
我现在没有多少创造力
我发现做笔记的习惯让我记忆力增加,记忆力增加让我在写作中总是联想拉出更多相关笔记(Relevant/Related),平移能力,这也是我主要笔记结构。我并不享受这种智力优越,我的东西太少了,这是笔记(包括卢曼写作被诟病)和记忆力的问题,记忆力越好你被侵占的空间就越多。
我很久前践行卢曼笔记的时候,就肯定笔记系统只能为你完成 80% 的创造和书写空间,剩下 20% 是属于去记忆力去连接化的部分,属于想象力的飞跃和跃迁,属于神召 Calling,我现在正在失去这一部分。你永远无法通过枯萎技术的平移来完成创新,你无法通过改进螺旋桨来获得喷气发动机,你也无法改良种马生出赛博皮卡。
我无法简单靠记忆机制的「忘却」来重启这部分。当然这不只我个人问题,这是整个现实的增长,增长是污秽的,现实空间的扩张,思维空间的占据,创造力倦怠。
现在,我正重新感知这 20%,鲸吞阅读是我一个方式,回到生活体验也是,接纳也是。
#thoughts
我发现做笔记的习惯让我记忆力增加,记忆力增加让我在写作中总是联想拉出更多相关笔记(Relevant/Related),平移能力,这也是我主要笔记结构。我并不享受这种智力优越,我的东西太少了,这是笔记(包括卢曼写作被诟病)和记忆力的问题,记忆力越好你被侵占的空间就越多。
我很久前践行卢曼笔记的时候,就肯定笔记系统只能为你完成 80% 的创造和书写空间,剩下 20% 是属于去记忆力去连接化的部分,属于想象力的飞跃和跃迁,属于神召 Calling,我现在正在失去这一部分。你永远无法通过枯萎技术的平移来完成创新,你无法通过改进螺旋桨来获得喷气发动机,你也无法改良种马生出赛博皮卡。
我无法简单靠记忆机制的「忘却」来重启这部分。当然这不只我个人问题,这是整个现实的增长,增长是污秽的,现实空间的扩张,思维空间的占据,创造力倦怠。
现在,我正重新感知这 20%,鲸吞阅读是我一个方式,回到生活体验也是,接纳也是。
#thoughts
智力堕怠,我诊断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精神疾病,记忆和判断失能。一部分表现为过度依赖生成模型,一部分表现为喜欢判定内容为 AI 生成。很多信息记忆和征用几乎不需要太多精神努力,智力堕怠就表现为欠缺这种判断和努力,以及对现在生成模型的无知和畏惧 。#thoughts
世界奖励具体行动和失眠的意志丨关于拖延
1964 年,约翰·福尔斯在他的作品《智者》(The Aristos)中阐释了高智商如何破坏你的行动意志:高智商的人拥有兴趣多样性和预见行动后果的敏锐能力。意志迷失在假设的迷宫。
这里我不为行动拖延辩护,福尔斯所说的「高智商/智力」已经变成或者说降格为「意识迷宫」的智力游戏,意志和行动循环迷失。我认为迷失意志是拖延的起源,「迷失」并发更多失焦症状和行动虚弱。
现在关于拖延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行动力不足源于精确性不足」,这是埃隆·马斯克的硅谷经验,行动虚弱源于笨重和不确定,这也是任何时间和项目管理经验如 GTD 分解行动为最小可执行单位的原因。硅谷同样提倡「快速启动、快速迭代」,这是行动的基础,允许不完美也是控制「迷失」的方法,是疗愈 ADHD 的路径。世界奖励具体行动,奖励行动分解以及迭代,「意志迷失」能以恢复,行动虚弱缓解。
以上,行动力源于行动本身,当我们不专注行动本身而专注「假设的迷宫」以及各种意志本身时,撕裂意志的精神克苏鲁诞出。尼采说智力使人瘫痪,需要培养「愚蠢的意志」,降低对纯粹抽象的尊重。活跃的意志和瘫痪意志都会唤出恐惧和焦虑,唤出行动堕怠和逃避,这是「意志迷失」造成的失焦症状。世界奖励失眠的意志。
现在行动拖延的解法明了,世界奖励具体行动和确定性,快速启动和快速迭代则加速这种反馈奖励,同时需要失眠意志,卸载想法。想象力和意志迷失都是一种疾病,解药在于流动身体下低皮质醇浓度的稳态环境。
#thoughts
1964 年,约翰·福尔斯在他的作品《智者》(The Aristos)中阐释了高智商如何破坏你的行动意志:高智商的人拥有兴趣多样性和预见行动后果的敏锐能力。意志迷失在假设的迷宫。
这里我不为行动拖延辩护,福尔斯所说的「高智商/智力」已经变成或者说降格为「意识迷宫」的智力游戏,意志和行动循环迷失。我认为迷失意志是拖延的起源,「迷失」并发更多失焦症状和行动虚弱。
现在关于拖延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行动力不足源于精确性不足」,这是埃隆·马斯克的硅谷经验,行动虚弱源于笨重和不确定,这也是任何时间和项目管理经验如 GTD 分解行动为最小可执行单位的原因。硅谷同样提倡「快速启动、快速迭代」,这是行动的基础,允许不完美也是控制「迷失」的方法,是疗愈 ADHD 的路径。世界奖励具体行动,奖励行动分解以及迭代,「意志迷失」能以恢复,行动虚弱缓解。
以上,行动力源于行动本身,当我们不专注行动本身而专注「假设的迷宫」以及各种意志本身时,撕裂意志的精神克苏鲁诞出。尼采说智力使人瘫痪,需要培养「愚蠢的意志」,降低对纯粹抽象的尊重。活跃的意志和瘫痪意志都会唤出恐惧和焦虑,唤出行动堕怠和逃避,这是「意志迷失」造成的失焦症状。世界奖励失眠的意志。
现在行动拖延的解法明了,世界奖励具体行动和确定性,快速启动和快速迭代则加速这种反馈奖励,同时需要失眠意志,卸载想法。想象力和意志迷失都是一种疾病,解药在于流动身体下低皮质醇浓度的稳态环境。
#thoughts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迷宫与维度
https://twitter.com/matthen2/status/1642236406465454082
判断迷宫是否有解,只需要如视频将两个角拉起。(两段演示)
维度化(此处三维物理化)是智力的表征,智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维度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样,创新的关键,无论「枯萎技术的横向平移」还是领域降维,都不过是维度间的拨云见日,是引力游戏或者说社会学意义上的「重力」游戏。(Power)
#thoughts
https://twitter.com/matthen2/status/1642236406465454082
判断迷宫是否有解,只需要如视频将两个角拉起。(两段演示)
维度化(此处三维物理化)是智力的表征,智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维度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样,创新的关键,无论「枯萎技术的横向平移」还是领域降维,都不过是维度间的拨云见日,是引力游戏或者说社会学意义上的「重力」游戏。(Power)
#thoughts
感受律动
每天阅读科技新闻让我能感受到这颗星球的律动,如此真切。这种律动来自于「清澈的订阅源」和「清醒的注意力」。
我现在已经将 X 订阅内容培育得足够好,通过订阅列表我能感受到现实的流动和真实性,这些订阅者是我射向整个互联网和远方的「星链」,它们激荡起互联网现实的差序层,泛起涟漪和律动,清澈见底。
清澈是珍贵的,因为 X 内容充满激进/混乱/末日渲染的争论和模因,污染注意力光谱和线程。
Andrej Karpathy 就足以清澈,他为技术建立 Ramp/扎根教学/分享感悟。图片中提到而我称作「清醒的注意力」同样珍贵,它决定了感受现实的能力,而另一种「庸碌麻木的注意力」无法也没有能力去感受和深入,没有能力去策划和 Gather world state,它是种劣质注意力货币。
相关链接
1 最近重新专注的一个习惯...
2 RSS 处理策略丨动态调整
#thoughts
每天阅读科技新闻让我能感受到这颗星球的律动,如此真切。这种律动来自于「清澈的订阅源」和「清醒的注意力」。
我现在已经将 X 订阅内容培育得足够好,通过订阅列表我能感受到现实的流动和真实性,这些订阅者是我射向整个互联网和远方的「星链」,它们激荡起互联网现实的差序层,泛起涟漪和律动,清澈见底。
清澈是珍贵的,因为 X 内容充满激进/混乱/末日渲染的争论和模因,污染注意力光谱和线程。
Andrej Karpathy 就足以清澈,他为技术建立 Ramp/扎根教学/分享感悟。图片中提到而我称作「清醒的注意力」同样珍贵,它决定了感受现实的能力,而另一种「庸碌麻木的注意力」无法也没有能力去感受和深入,没有能力去策划和 Gather world state,它是种劣质注意力货币。
相关链接
1 最近重新专注的一个习惯...
2 RSS 处理策略丨动态调整
#thoughts
# 语言的通货膨胀
https://mp.weixin.qq.com/s/nfVOS3fuXDEFzymU2EP5xQ
与语言货币化相关的是注意力的稀缺和产品化 语言是交换的媒介 这种媒介伴随媒体技术的生产发展迅速增长 匿名化 数据化 利益化 语言和表达作为注意力交换 攫取流量获得收益 实现了社会学和经济学意义上真正的货币化
而互联网争夺的正是注意力 是数据 流量 媒体技术发展让注意力减少 软件设计让注意力生物性生产倦怠 只有两个行业称他们客户为使用者 毒品和软件 媒体软件让人变得更难专注 注意力更加稀缺 而注意力产品化已是常态 你所有 hover 和点击的内容都是软件公司背后的数据和增长收益 你的注意力和你都是产品
语言所有膨胀的部分也可以被称为 MEME 或者梗 MEME 也是货币化的一种 他们易于表达和交换 牺牲了准确性与实质内容 只不过大多数都作为劣币传播
语言在这种货币化和注意力掠夺中必定畸变 语言是生产和争夺的技术 这种发展对每个软件的消费者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这也是我不看快抖红的原因 任何积极的获取和学习都是困难的
#thoughts
https://mp.weixin.qq.com/s/nfVOS3fuXDEFzymU2EP5xQ
与语言货币化相关的是注意力的稀缺和产品化 语言是交换的媒介 这种媒介伴随媒体技术的生产发展迅速增长 匿名化 数据化 利益化 语言和表达作为注意力交换 攫取流量获得收益 实现了社会学和经济学意义上真正的货币化
而互联网争夺的正是注意力 是数据 流量 媒体技术发展让注意力减少 软件设计让注意力生物性生产倦怠 只有两个行业称他们客户为使用者 毒品和软件 媒体软件让人变得更难专注 注意力更加稀缺 而注意力产品化已是常态 你所有 hover 和点击的内容都是软件公司背后的数据和增长收益 你的注意力和你都是产品
语言所有膨胀的部分也可以被称为 MEME 或者梗 MEME 也是货币化的一种 他们易于表达和交换 牺牲了准确性与实质内容 只不过大多数都作为劣币传播
语言在这种货币化和注意力掠夺中必定畸变 语言是生产和争夺的技术 这种发展对每个软件的消费者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这也是我不看快抖红的原因 任何积极的获取和学习都是困难的
#thoughts
图像生成的“巫术特质”
https://x.com/goodside/status/1904743355147235834
最近,OpenAI 推出 ChatGPT-4o 原生图像生成系统,颠覆性地利用原生多模态能力呈现出精密、严谨和无比真实的图像生成功能。有人用 GPT-4o 生成了一张关于 The Screenshot(截图)本身近乎完美的维基百科截图,文中还包含该截图/副本的插入。
精致的文本和版式布局、严谨的副本递归生成,被称为盗梦空间和克莱因瓶式的“仿真”技术,目前 GPT-4o 文本和图像布局的处理能力呈现出“炼金”和“召唤”的特质。文本生成模型出现之初,提示词 Prompt 就习惯性被隐喻为“炼金术”而揭示其运作方式,现在图像生则成以一种明显更直观更暴力的方式呈现这种模式,以自我复制式的表征扮演、以鲍德里亚所说的“玩弄某种外表”和符号操纵的巫术般特质呈现、复制,然后拉出一个更直白的“巫术秩序”(order of sorcery)。
我们认识到的“最先进的技术与魔法无异”,也无不在揭示一个充满幻觉、图层、戏仿以及“巫术特质”般的失控现实,仿象现实。
尼采说过,打倒一切允许信仰真实世界的假设。
#ai #thoughts
https://x.com/goodside/status/1904743355147235834
最近,OpenAI 推出 ChatGPT-4o 原生图像生成系统,颠覆性地利用原生多模态能力呈现出精密、严谨和无比真实的图像生成功能。有人用 GPT-4o 生成了一张关于 The Screenshot(截图)本身近乎完美的维基百科截图,文中还包含该截图/副本的插入。
精致的文本和版式布局、严谨的副本递归生成,被称为盗梦空间和克莱因瓶式的“仿真”技术,目前 GPT-4o 文本和图像布局的处理能力呈现出“炼金”和“召唤”的特质。文本生成模型出现之初,提示词 Prompt 就习惯性被隐喻为“炼金术”而揭示其运作方式,现在图像生则成以一种明显更直观更暴力的方式呈现这种模式,以自我复制式的表征扮演、以鲍德里亚所说的“玩弄某种外表”和符号操纵的巫术般特质呈现、复制,然后拉出一个更直白的“巫术秩序”(order of sorcery)。
我们认识到的“最先进的技术与魔法无异”,也无不在揭示一个充满幻觉、图层、戏仿以及“巫术特质”般的失控现实,仿象现实。
尼采说过,打倒一切允许信仰真实世界的假设。
#ai #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