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04 KIDS SEE GHOSTS
13.3K subscribers
369 photos
97 videos
2 files
908 links
科技丨社科哲丨泛文化与艺术

AI, Robotics, Tools for Thoughts, Startups, Rockets, and Humans.

Blog: https://kidsseeghosts.art/
Group: @ghosttown666
Contact: @madebyblackstack
Download Telegram
现有研究,地球上的生物只有猩猩和人类才会对种族内部进行灭绝行为,而人类仅因意识形态、思想差异,就会对同类施行大屠杀。

8月12日,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遇刺。在我看来,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现代社会将习惯和适应的,现代文明中常见的冲突和屠杀。就像之前的人类学活动家在东南亚田野调查之后遭到暗杀一样,这是现代文明中一种突出的极端,但绝非例外。上世纪80年代,拉什迪因其《撒旦诗篇》被卷入了宗教和政治风波中,当时伊朗国家领袖霍梅尼悬赏他的脑袋。据悉,英国政府也悬赏活捉霍梅尼,在帝国主义有担当的时代。

现代文明早就越轨了,以某种僵硬的惯性坠落,紧跟着的是生物和社会学危机。还好,病毒不再主宰人类,至少只是保存在我们这里。 #society
https://www.spiked-online.com/2022/08/13/the-attack-on-salman-rushdie-is-an-attack-on-us-all/
London Bridge is down. 女王去世,一个符号的终章,意味着英国自二战以后的稳定及其辉煌象征将不再。围绕女王去世后的系列措施“伦敦桥行动”也已展开,这篇文章给了详细介绍。 #society
https://www.nytimes.com/2022/09/08/world/europe/london-bridge-what-happens-next-queen.html
今天看到篇关于“通才”(generalist)和专才的思考,想起之前有注意一本书 “Why Generalists Will Triumph Over Specialists In The Future Of Work” 通才在专业化社会中的胜利,PDF没找到, 不过有个视频

按照复杂系统的研究趋势,社会只会越来越复杂,嫁接、交错、联系、媾和才是趋势和未来。通才有更高灵活性和容错。 #society
https://bigthink.com/personal-growth/generalists/

分享一篇文章,为什么发散型思考者(divergent thinkers)在现实中能击败那些有天赋的人?文中引述了任天堂 Game Boy 之父 GunpeiYokoi 的产品哲学,他博采众长的嫁接与联系大获成功,这种想法核心即 lateral thinking with withered technology (枯萎技术的横向思考),也就是说创意比技术重要。

之前讨论过,且两篇都引用到了 David Epstein 那本书 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 (为什么通才能在专业化的世界中取胜),可以结合看。

本频道链接和 Tag 资源都挺多的,分类也清晰,可查看置顶索取发散。引用一句法语 cultiver son jardin intérieur (培育你内心的花园),数字花园不仅隐喻知识体系,还包括你需要维护的订阅和信息花园(Feed Garden),这是你心灵和知识花园的生态和气质。 #society
Ask HN: Are we in the midst of a systems collapse?

这篇文章介绍了高度专业的工业公司中新老员工交接突发,出现知识断层的问题。其中引用到一个词 Tribal Knowledge(部落知识),巧的是之前我就“杜撰”过这个词,比较一下定义:

Tribal Knowledge:指公司内部一般不为人知的不成文知识,数据、档案或者抽象的知识和流程。口耳相传。有点类似我之前提到过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不过也有差别。

我之前定义的“部落知识”:浩茫的网络知识中,那些更深的被层层区隔的“部落知识”(那些小团体,亚世界圈子的知识)。

当然,怎么获得和了解各个领域的“部落知识”,我小结的分享搜索方式已经可以探索很多了。

#society
https://commoncog.com/tacit-knowledge-is-a-real-thing/

接上,之前看的这篇算很清楚了,为什么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比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更重要?

隐性知识就像骑车一样,你只能通过模仿、模拟大师的行为,然后内化,不可言说。想到关于乔姆斯基的这篇介绍他语言学理论的文章,A Brief Animated Introduction to Noam Chomsky’s Linguistic Theory,就像孩童如何接触和学习语言,如何理解语言结构的。

#society
今天看到一个 Ye 的网站,Kanye2049(Password: DONDA),未来主义风格的混搭交互网站,包括一些泄曲和概念。

Kanye 首先是个艺术家,他的影响已经完全超出音乐领域。同埃隆·马斯克一样,这两兄弟最近或者说一直都处在舆论漩涡中。一个犹太发言、一个推特事件,一个双向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 )、一个阿斯伯格综合征(ASD)。从疾病的隐喻来看,会发现这些都会使一个人变得敏感、丰富和有趣很多,疾病更像一些原始的基因和错误(要知道我们繁衍进化,然后保存下的东西也不过这些)。这个世界一部分是给信奉正确、真理和真像的人,一部分是给天才实验家,荒原拓殖者,和被称为精神病(现代医学意义上)的人。

关于 Ye 相关网站,之前推过一个同款封面。再分享一个 Kanye Twitter 生成器和关于 Kanye 的粉丝论坛

#music #society
顺便放一下我之前关注的另一个公众号系列

“如何不靠运气变得富有”。

著名投资人 Naval 推特线程的翻译(之前有分享),作者还结合自身感悟写了一些内容,可以看看。Naval 的这些内容现在已出书,即《纳瓦尔宝典》。(感兴趣的可看看),Naval 博客

#productivity
战争

现代战争是表演的延伸,不仅是政治,还是全民表演。俄乌战争,恋尸癖的强奸表演,信息战、经济战、媒介战,一场涌入前台式的观众狂欢。受益的是观众,推特式哲学家和转眼就操心午餐的远战争人群。

君特·安德斯忠告过,创造各种形式以反抗任何使屠杀永久化的阴影对比齐泽克所谓国际社会对俄国的“阉割”(castrate),这种各形式来对应全民表演,比国际社会靠谱太多。

人类是一种善于争吵的动物也是唯二会因为意识形态和思想差异对同类展开屠杀的物种,动物性。这是自我保存基因的进化需要,错误。

但是暴力、麻木和无知是后天的。在动漫“萤火虫之墓”,以愚民作主体的反战片中,从新的反向视角来认识战争,角色惨状和战败情绪结合起来就是愚昧,是对无知国民的被愚弄反思。动漫“在这世界的角落”同如此。

战争相关电影,我比较喜欢宫崎骏的《起风了》,斯蒂格勒对它作了高度评价。这部电影并非关于梦想,而是无力和虚无的尼采黄昏式宣泄与救赎。这是对意义的去远,所有美的东西,混乱的世界,都将难以逆熵而归于热寂(Everything dies, including information)。但美就好了,美能拯救。

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

最后分享柏林电影制作人 Anna Samo 和 André Hörmann 的一个关于广岛原子弹时期的记忆回溯短片,浮世绘风,也是这条笔记(包含多篇文章和信息的超文本记述)灵感来源。

#thoughts
工具致瘾丨Productivity Porn

魔术师是最早的神经学和心理学家,而技术也像魔法一样蒙蔽和劝服人类。现在这种魔法正将我们带入致瘾和操纵的技术环境。尤其在社交媒体和其它工具中,人们交流的生物学欲望被唤醒[1],被带入消耗时间和注意力的泥淖。成瘾现象也会出现在学习[2]和运动[3]中。

只有两种产品叫它们的用户为使用者,毒品和软件[4](尤其无道德设计的软件)。今天不泛谈这些工具,而讲一种 TfT(Tools for Thoughts)[5]的生产力软件成瘾,这是一种介于无道德设计和革命性工具之间的一种工具体验,已有词汇描述,“生产力色情”(Productivity Porn)[6]。

生产力色情是迷人的,涉及改变思维的革命性工具[7]、游戏感的体验[8],以及对心流和多巴胺等生物学欲望满足。我更看重其游戏化和游戏感的体验。

我们在借助“器”等软件、插件、脚本来优化我们工作流时,我们会有一种“输出”的预期满足(或者说心理意义上的延迟满足提前)。一款出色的 MMORPG 游戏中对于插件和脚本辅助的研究也必不可少,法术 DOT 监控、施法跳跃次数、冷却时间等都需要监控插件完成。在玩家社区人们也会更多琢磨手法,对时间轴、技能、法术的变化和迭代都十分重视。这些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保持较高的 DPS 输出水平。这两种事件的最终目的都是:“输出”。我们在优化自己的知识管理体验时,就是游戏化整个过程的体验,介于游戏的直接工具反馈和输出延迟满足之间,生产力色情。

当然,输出最重要,奖励也不需要及时反馈式的[9]。用一个简单的 Workflow 来完成你的作品,这也是我说的重器轻用和快速入门工具的方式,这会让这种色情更加余香无穷,不至于阳痿并到退回 txt 的另一种极端。关注作品[10]和建造[11]。

#thoughts #productivity #tools

Reference
[1] 人们交流的生物学欲望被唤醒: https://t.me/isaiahsystem/64
[2] 学习: https://scotscoop.com/the-addiction-that-goes-unnoticed/
[3] 运动: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exercise-addiction-21903/
[4] 只有两种产品叫它们的用户为使用者,毒品和软件: https://t.me/isaiahsystem/323
[5] TfT(Tools for Thoughts): https://t.me/isaiahsystem/38
[6] “生产力色情”(Productivity Porn): https://t.me/isaiahsystem/16
[7] 改变思维的革命性工具: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2356397
[8] 游戏感的体验: https://t.me/isaiahsystem/83
[9] 奖励也不需要及时反馈式的: https://t.me/isaiahsystem/67
[10] 作品: https://t.me/isaiahsystem/327
[11] 建造: https://t.me/isaiahsystem/410
笔记软件的功能

写下是为了遗忘和“卸载”。人类思考运作的生物学基础是单线程处理,因此需要卸载,需要工具。卸载意味着充能、腾出和吸收,以助神经元重新提取[1]。而非博闻强记的富内斯,无所不包。记得越多,在长期记忆中溜走的也越多。工具作为隐喻的容器,也必须提供贮存和提取功能(我关注的索引和搜索),即可承载性。

笔记工具的这些基础,即成为第二大脑[2]、夏洛克记忆宫殿、哈利波特冥想盆隐喻,完成概念、信息和知识的可视化[3]和轻松存取,大脑不至于神经疲劳,最终释放和赦免拖延惰性。它和 GTD 理念一样,最沉浸和有活力的去处理眼下的事情,可执行的一切。数字工具还摆脱了纸笔系统的不可修改性,让文本作为一种真实的乐高和想象力。它支持渐进式的处理,随时插入、修改、引用和重新塑造文本和句法。

笔记工具使用[4]是游戏化[5]的过程,它也是文本和词语的游戏场,伴随卢曼终生的滑片箱沟通伙伴[6],第二大脑、图书馆、花园[7]、菜谱[8]和装置。

#tools #productivity #thoughts

Reference
[1] 以助神经元重新提取: https://t.me/isaiahsystem/124
[2] 第二大脑: https://t.me/isaiahsystem/339
[3] 可视化: https://t.me/isaiahsystem/624
[4] 笔记工具使用: https://t.me/isaiahsystem/571
[5] 游戏化: https://t.me/isaiahsystem/622
[6] 是伴随卢曼终生的滑片箱沟通伙伴: https://t.me/isaiahsystem/23
[7] 图书馆、花园: https://t.me/isaiahsystem/248
[8] 菜谱: https://t.me/isaiahsystem/121
分享个政治学研究员 2022 年社会科学话题的讨论线程

她从社会行为方面来反思这次疫病大流行,提到了玛丽·道格拉斯 (Mary Douglas) 的《洁净与危险》(之前有分享),关于社会行为、仪式、洁净与污染的展露和联系。

有关大流行思考比较推荐的书,除了这本《洁净与危险》,另一本就桑塔格的《疾病的隐喻》。它们都侧重一种连结和相拥,关于社会、个体和细菌学层面身体的障碍分析,有意思的探索。

#society #book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rewarded the intensity of one’s labor,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clarity of one’s thought and the AI Revolution the purity of ones’s taste.

工业革命时代/劳力致富,信息时代/智力致富,人工智能时代/品味致富。

首先理解,智力不等于品味。这里「品味」还可以进一步理解,包含独有的表达和决策。我前面聊过一点,即抛开表征「消耗物」的创造品味,Curate and Create.

#AI #society
性和性别研究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the Types, Targets, and Relative Frequency of Aggression in Mainstream Pornography

最近看到个关注色情片中侵略行为及其影响的论文,作者在 Pornhub 和 Xvideos 看了 4009 个异性恋片,发现 P 站近乎一半的场景包含攻击行为,X 站 35%,Spank/深喉/耳光/扯头发/窒息是最常见的身体攻击。其中提到,攻击行为多针对女性,物化女性,而女性也会表现出自我凌辱/自我攻击/自我物化,暴露/辱胸/扇屁股,男性则几乎没有。

关于性的讨论和著作:

弗洛伊德:性学三论
巴塔耶:眼睛的故事色情爱神之泪
福柯:福柯性史
苏珊桑塔格:色情之想象
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的:性精神病态
关于艺术和性的视角:25, 000 Years of Erotic Freedom
以及萨特的作品。

社会学人口研究中关于「小姐」这一性群体也有不少讨论:

他身之欲》:经典的关于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小姐/性工作者的社会分析。

文章:13年间访谈过1132位“小姐”,212位嫖客后,他说最怕的是被小姐爱上!

---
当然如果你想继续上面研究,可以了解 PornDude,色情网站超级导航。

#book #society
破案啦丨Reddit 就是 OpenAI 的护城河.
Reddit is OpenAI’s moat

5 月 31 日,Reddit 宣布了一项政策变更,将终止目前运行的所有第三方 Reddit 应用程序/ API 禁用,目前涉及数亿用户超 9000 个子板已将频道私有化,以此抗议。

这篇文章提出个有趣的想法,Reddit 可能就是 OpenAI 正在打造的护城河(OpenAI’s moat)。而前面我们就分享过「Google "We Have No Moat, And Neither Does OpenAI"」,提到谷歌和 OpenAI 的生成语言技术没有技术壁垒,以及对开源模型崛起的担忧。

OpenAI 发展的关键人物/组织如 Sam Altman 和 a16z 都拥有 Reddit 的大量股份,2014 年 Reddit CEO Yishan Wong 辞职后,Altman 还担任了 8 天的 Reddit 代理 CEO,这些都意味着 OpenAI 对 Reddit 公司有一定影响力。几个月前我就关注到 Reddit 提出对大型语言模型训练数据收费,现在看确实早有计划,Reddit CEO 霍夫曼(Steve Huffman) 还表示这次的大断电(blackout)并未对公司收入产生重大影响。(想到了银翼杀手:2022 大断电·数字延宕)

目前来看 Reddit 有熔毁自己成就 OpenAI 的趋势,不过 Twitter 失去那么多用户还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流量社交平台,它和 Reddit 的数据集对于模型训练都仍具有巨大价值,这次对公司影响确实有限,还得加速。(对我的影响是 Twitter list 无法订阅,以及最近打开的 Subreddits 源都关了)

Reference
OpenAI 与谷歌 AI分庭抗礼丨仍无护城河
Reddit RSS 分享
有趣的 Reddit 论坛讨论

#AI #society
战争丨俄罗斯政变的实时预报
Russia 'coup' live forecast

The Swift Centre 提供了目前瓦格纳政变完整的线程以及相关预测,比如政变是否两周内结束,与之相关的普里戈津和普京的命运,如果持续未来一年的战斗死亡人数预测以及乌克兰的命运等。它还提供了预测评论、理由以及溯源链接。

这是个专门对世界重要影响的事件进行预测分析和风险评估的网站,可以结合美国战争研究所内容一起看,美国战争研究所最新发布:RUSSIAN OFFENSIVE CAMPAIGN ASSESSMENT, JUNE 23, 2023,前面我也分享了不少关于战争的内容和思考,可作为补充。

Reference
美国战争研究所,每天对俄乌战争进行的战略分析。
战争是人类的天性吗?
君特安德斯如何思考战争
哈贝马斯对现俄乌战争看法
乔姆斯基关于乌克兰战争访谈
维特根斯坦战时私人笔记
乌克兰社会学家 Tymofii Brik 发起的战争学术讨论
Lesswrong网站上一篇关于核战争的认识和生存指南
关于战争

#society
OceanGate/亿万富翁/30 美元罗技游戏手柄/被自己创造物杀死的人/残骸,比「黑镜」更黑镜的现实(第六季太拉了),技术迷幻时代,神经、现实、屏幕、虚拟,扭曲和模糊的现实与影子,永眠不休。

技术现实也只是徒劳地想摆脱自己的躯体,摆脱不眠的镜子。

#society
黑镜图层丨现实愈合者

今天马斯克把推特图标换成了 X(X.com),完全「黑镜」观感。对比之前 Paul Graham 吐槽谷歌新搜索引擎 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 名字的臭长反映其公司的官僚和保守,马斯克表现就像「卡利斯特号舰长」对于愚笨的外星怪物(黑镜戏),要知道谷歌大多数来自页面搜索的广告收益策略面对「AI 整合搜索」的冲击时,已经足够笨重。

马斯克对社会的影响就像「黑镜」的黑白复古滤镜,给世界不断地上幻境图层,无论他的言行还是这次推特新 Logo 取名和效果。

另处的黑镜图层是最近好莱坞演员和编辑的集体罢工,控诉演员肖像被人工智能复制和剥削,完全复刻一个月前「黑镜」最新季的「Joan Is Awful」,邪恶流媒体的人工智能剥削。以及之前的 OceanGate 的深海内爆事件,被自己创造物杀死,无不是现实的黑镜图层「加帧」。

现实的表象不断地滋生/分裂/愈合,以幻养幻,而这里的图层则是表象的痊愈,直到模糊病理的想象现实和健康的存在现实。这种意义而言,马斯克是「现实的愈合者」。

Reference
HOLLYWOOD'S PLAN TO SCAN ACTORS SOUNDS EXACTLY LIKE A RECENT EPISODE OF "BLACK MIRROR"
A timeline of OceanGate's Titan sub.

#thoughts #society
知识结界

我们处在多重野蛮生长的结界中,在滋生、膨胀、复制的隐喻之上建造起当下,无论病毒学或是宇宙学框架,知识社会学亦或亚里士多德名物之名的现实,我们被放置在一处,触及着有限之物。

知识为着野心家服务。最近 Musk 已完全封锁 X/Twitter API,封禁所有已知免登录访问,包括 RSSHub/ Nitter / Zapier 等渠道的集成和信息获取。近日爆出 Musk 在 X 上还对一些特定网站进行限速,包括 Facebook/ Instagram/ Substack/路透社和纽约时报等,他们都曾被 Musk 指责和攻击过。

每一处「比特现实」的法权壁垒正变得丰厚。从去年开始,影子书库 Z-Library 运营者被捕,SciHub 作者 Alexandra Elbakyan 多次被美国指控侵犯版权并强制关掉网站。到今年 5 月 31 日,Reddit 政策变更,禁用所有第三方应用程序/ API,围起 OpenAI 的护城河。

知识并不自由,它漂浮于意识和目的的穹顶,依附着每一处天平倾斜的结界乌托邦。

---
Twitter RSS 解决方法:目前貌似只能使用 RSS.app 订阅,Trial 有 15 条试用,付费有 100 条/16.64 刀。或者每日阅读多开一个 Twitter list 页面。

最近还发现 Medium 已经取消了每月三条免费文章阅读,意味着无法通过 Cookie 编辑等插件绕过付费墙了。解决方法:发布内容并成为作者可以直接观看会员文章,或者某鱼购买低价年费。

Reference
“慷慨的强盗”
Z-Library 运营者被捕。
Sci-Hub 创始人荣获「EFF」颁发的奖项
破案啦丨Reddit 就是 OpenAI 的护城河.

#thoughts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