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04 KIDS SEE GHOSTS
13.3K subscribers
369 photos
97 videos
2 files
908 links
科技丨社科哲丨泛文化与艺术

AI, Robotics, Tools for Thoughts, Startups, Rockets, and Humans.

Blog: https://kidsseeghosts.art/
Group: @ghosttown666
Contact: @madebyblackstack
Download Telegram
历年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list
Hugo Award Short Story Winners

这个网站列出了「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所有历年优胜者文章,可在线观看。

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自 1955 年设立起每年颁发一次(1957 年除外),主要提名上一自然年的科幻或奇幻故事,每年提名 6 个并逐出优胜者(Winner)。看了下,2023 年中国作家作品提名有 4 个,王侃瑜《火星上的祝融》、鲁般《白色悬崖》、江波《命悬一线》和任青的《还魂》。

Reference
科幻小说的百科全书式网站
科幻作家卡尔萨根临终前的警告
赛博朋克与神经漫游
荐:《盲视》《模仿》
我一篇类科幻文章

#books
人类知识之光丨安娜的档案/读秀数据库/ LLM data
Exclusive access for LLM companies to largest Chinese non-fiction book collection in the world

昨天影子图书馆 Anna’s Archive 宣布已获取「超星」旗下读秀数据库的 750 多万份、共计 359TB 的电子图书,超过 Library Genesis 530 万本存量,且大多数都是学术图书的扫描存储,这意味着很多中文书籍都可以直接在「安娜的档案」找到。

另外,前不久「安娜的档案 LLM data」就已经宣布其所有存储内容,书籍/论文/杂志都已经开放可用作 LLM 的数据获取和训练,而且大多数都已经 OCR 处理,内容几乎没有重叠。(包括这次的读秀数据)

数字存储、知识开放、数据训练、法权抗争,知识和信息没有永恒,但知识的自我保存会在每一次下载存储和阅读传播中扎根繁衍,寄生岁月。

Reference
人类 10% 的文本遗产被永久保存
Sci-Hub 创始人荣获「EFF」颁发的奖项
Zlib,海盗镜像图书项目

#books
Theory-Fiction丨理论小说阅读清单
A Theory-Fiction Reading List

In short, it is the intersection of theory and fiction, and also the “dissolution of the opposition itself” (Fisher 1999, p 156). In this hybrid style, theory is torn down from its pedestal, the real power of fiction is affirmed, and both are released from the high forms of the academy.

这篇文章整理了个理论小说阅读清单,从「CCRU 后文学作品」开始,提到理论与小说写作形式的界限消弭,即小说中的理论建构倾向以及理论写作的虚构叙事介入,理论小说并非哲学小说,「理论小说」是理论、虚构、现实的混合体。

Nick Land 被称为理论小说流派的先驱,他比较知名的书籍「Fanged Noumena」 (尖牙本体)、德勒兹的「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千高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都可某种程度划为理论小说传统。还有个基于该文章梳理的 Goodreads 理论小说书籍清单:Theory Fiction,参考阅读。

Reference
CCRU (Cybernetic Culture Research Unit)

#books
如何成为学术明星丨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学研究
Publisher pulls books about philosophers Žižek and Venn over citation issues

最近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下架禁售了约克大学社会学家 Eliran Bar-El 的书籍《成为齐泽克:一位公共知识分子的数字化形塑历程》(How Slavoj Became Žižek: The Digital Making of a Public Intellectual)。这是一本关于「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学研究作品,探讨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齐泽克及其「齐泽克现象」的背后溯源和发展,由于引用问题下架,安娜档案可下载

这本书从齐泽克在斯洛文尼亚公民社会作为思想家/政治人物的早年开始,介绍他沉浸学术、参与辩论和公职竞选。随后在上世纪 90 年代,齐泽克作为英语世界的学术明星崛起,以其独特的表述风格和修辞武器库「Hegelacanese」(受黑格尔和拉康的修辞影响)发展并完善。911 事件后,齐泽克开始活跃在全球银幕,评论全球性事件,反恐战争/金融危机/阿拉伯之春等。作者展示了齐泽克利用数字时代的媒介力量驾驭不同的观众,发展出一种游离在专家与普通人语言之间的混合语言,以全球性创伤事件为主题,利用不断变化的思想格局(intellectual landscape)以及作者所称我们的知识社会(knowledge societies),形塑自身。这本书也探讨了些学术八卦,学术圈的明争暗斗/拉帮结派/走穴捞钱。

如何打造学术明星?齐泽克、鲍曼与吉登斯的社会学启示,这篇文章就结合 Eliran 内容介绍了齐泽克和吉登斯等人成为学术明星的一些条件:

齐泽克成名术
1 介入公共新闻事件,活跃在批评网络中。齐泽克近年也评论了不少新冠疫情/塔利班政权/乌克兰战争等事件。
2 在出版业占在强势地位,齐泽克担任过 Verso,MIT,Duke 等多个出版社的丛书主编。
3 独有语言风格/修辞/笑话,发展自己的风格。
4 依托出版商和线上媒体资源拓宽影响力。

吉登斯成名术
1 尽早瞄准大师经典,展现重述、翻译与复活的能力,以其他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定义经典。
2 将学术兴趣与当代最紧迫的主题联系起来。
3 培养自己的评论家和粉丝,慷慨地参与他们的讨论。
4 运用迭代的方式,将自己已有产出再更新和结合新兴的知识。
5 拥有自己的出版社或者找到自己的出版传播渠道。
6 编辑专业期刊。
7 占个有声望机构的教职。

Reference
为什么齐泽克在法国不受欢迎、但在英国风光无限?公知的社会学研究
剑桥博士论文被撤稿

#academic #books
鲍德里亚在「恶的透明性」中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人工智能没有智力,因为它并不讲求技巧(artifice)。真正的技巧属于充满激情的身体,属于诱惑中的符号,是动作的不定,是语言的简省,是表情的掩饰,是微言大义,所以才有个词叫作“机灵”(trait d'esprit)。相比而言,所谓的智能机器,只能施展最贫乏意义上的技巧,这种技巧,只能将各种语言、性或是认知行为分解为最简单的元素,并对其数字化,从而能按照一些模型将它们重新综合起来。一个程序或是一个有能力的对象,可以生成(générer)无数的可能性。但是,技巧的本质,绝不在于是什么有所生成,而在于是什么改变(altérer)了现实。技巧是想象的力量。相反,这些机器只懂得单纯的计算,而它们提供的游戏,只是关于交换和组合。从这个层面上讲,它们不仅是虚拟的,也是品行端正的:它们从来不屈服于它们自身的客体,从来不去追究它们自身的知识。它们的正直,体现为它们是透明性、功能性的,以及它们缺乏激情与技巧。人工智能是孤独终生的机器。

—— 恶的透明性——关于诸多极端现象的随笔(1980s)

#AI #books
关于 Zettelkasten 卡片笔记法的两本书
- Digital Zettelkasten: Principles, Methods,& Examples
- Antinet Zettelkasten

最近 Wisereads Vol. 17 分享了「Digital Zettelkasten」这本书,现在可直接在 Readwise Reader 上阅读。「Digital Zettelkasten」于 2021 年出版,作者借助数字笔记工具的流行,根据该笔记法原理,结合例子来进行数字工作流重塑和方法论演绎,并且对数字工具选择/笔记标识/笔记结构等都进行了详细介绍。

「Antinet Zettelkasten」则是另一种以原始和完全纸质形式来模拟和实践 Zettelkasten 系统的书籍,该书认为 Zettelkasten 的数字化会让该系统「魔力」丢失。

关于 Zettelkasten 的介绍我不再赘述,前面关于该系统的书籍有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以及 Building a Second Brain 这些,更多生产力的内容参考引用。

Reference
- 写作生产力相关书籍
- 写作相关的文章
- 卢曼关于 Zettelkasten 原始论文
- How I use zettelkasten in roamresearch

#TfT #books
Feel-Good Productivity丨生产力新书

最近油管生产力博主 Ali Abdaal 推出了他的生产力新书预购,这本书宣传为让你不再为提高生产力而感动痛苦,而是 feel good. 目前预购这本书的还能加入他的专设研讨会。

引用链接
[1] Feel-Good Productivity: https://www.feelgoodproductivity.com/
[2] 关于 Zettelkasten 卡片笔记法的两本书: https://t.me/isaiahsystem/1088
[3] 写作生产力相关书籍: https://t.me/isaiahsystem/568

#TfT #Books
博尔赫斯解释其只写短篇小说的原因

博尔赫斯认为写长篇巨著是种艰难又耗费的事情,与其使用冗长的篇幅最终铺垫出一个好想法,不如假设这些书籍已经存在,然后为其提供精炼的概述和评注,在想象的内容上舒展和表露。比如「特隆」这篇就是想象中世界的评注。

每个有抱负的作家都应该读博尔赫斯,感受作家之作家的笔触,文体干净简洁,精确并富有想象力。真正好的内容并不需要长篇论述,博尔赫斯的短篇、尼采的格言式,互联网的模因,Write more, but shorter。

这篇残雪解读「特隆」的文章可以作辅助阅读:
解读博尔赫斯《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残雪

相关链接
0 品味和想象力的胜利
1 职业写作采访者学到的 31 条写作经验
2 谁是技术写作界的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乔治·奥威尔?
3 关于如何写作丨主题分享
4 关于写作的文章
5 关于写作的书籍

#writing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