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04 KIDS SEE GHOSTS
13.3K subscribers
369 photos
97 videos
2 files
908 links
科技丨社科哲丨泛文化与艺术

AI, Robotics, Tools for Thoughts, Startups, Rockets, and Humans.

Blog: https://kidsseeghosts.art/
Group: @ghosttown666
Contact: @madebyblackstack
Download Telegram
https://psyche.co/guides/how-to-read-less-and-think-for-yourself-more

叔本华说,“阅读仅仅是个人独立思考的替代品,因此,博学使得大多数人比他们本来的样子更加愚钝和简单”。nerd。他认为阅读将外来的和异质性的(foreign and heterogeneous)思想插入我们想法中,我们就像各种概念重组的机器,而非独立和鲜活的人。

阅读需要伴随思考,慢节奏和深入。不然阅读只能成为一种诱惑(enticement)。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独立思考,成为自己。最近一直在假装不思考,或者在虚伪的思考,关于观念的人。顺便推一下最近看的纪录片,The Art of Life源自隔壁群),生命的技艺,一个真正思考的“人”。想起之前看的一个电影,Into the Wild,同样思考生命和存在本身。

田村隆一的诗歌《归途》,“早不该学习言语”,也在电影《恋之罪》中频繁引用。而言语、观念和符号之外,我们仍然可以感受体验,不被诱惑的体验,不用再习惯思考的体验。 #society
附近并没有消失,只是被刻意隐藏和忽略了。很明显,如果肉体还在,意识还未达到上传的程度,那么附近的现实就永远无法被超越和忽视,对附近的体验也不会变形。就算技术进步,关于侵入算法的“附近”、本地、同城也照样影响和巩固这种体验。

这是一种刻意躲避,和网络致瘾一样。

一个国际舆论事件耗费了大量流量和注意力,而其中一些注意力波动,明显是属于本土和附近的,现在,它们去向了更远的地方。但属于这里的流量并没有消失,只是转化成不安渗透在网络之中。而互联网具有引力透镜的所有效用,使人暂时远离和逃避现实的苦难,畸形的放大对远方的情绪、高潮以及仇恨。

当然,被放大的还有附近的,从未消失的不安,暂时叫它“附近的幽灵”吧。

最后,还是看看远处的车轮星系(Cartwheel Galaxy)吧。 #society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56994/jwst-turns-its-gaze-on-the-cartwheel-gala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