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DOTA2为例,讲解了“游戏深度”(depth),可以理解为可玩性和开放性,即策略的多解和可操作空间,但不等同于复杂,这也是DOTA2耐玩的原因,有足够的资源、战场宽度和更多的玩法、解法。 #culture
https://www.gamedeveloper.com/blogs/what-is-depth-and-how-do-you-add-it-to-your-game-
https://www.gamedeveloper.com/blogs/what-is-depth-and-how-do-you-add-it-to-your-game-
Gamedeveloper
What is depth and how do you add it to your game?
Depth is what keeps a game feeling fresh long after its release. So what is it, and how do you capture that elusive magic?
🔥3
推荐两个类似自动文本处理提升阅读速度的工具。 #productivity
第一个:bionic-reading,是仿生人类阅读处理时大脑先与眼睛,而着重标注单词前面字母的方式。
第二个:眺览 TillGlance,NLP自然语言处理引擎,自动预判关键词并高亮词语部分,插件可以直接使用。(中文支持较好)
第一个:bionic-reading,是仿生人类阅读处理时大脑先与眼睛,而着重标注单词前面字母的方式。
第二个:眺览 TillGlance,NLP自然语言处理引擎,自动预判关键词并高亮词语部分,插件可以直接使用。(中文支持较好)
Bionic Reading®
BR for You.
Bionic Reading® — You are unique. Bionic Reading® is unique. And that’s a good thing. Because there is only one company and reading method called Bionic Reading®. And we are from Switzerland.
👍1
意大利作家/翻译家卡尔维诺,以《看不见的城市》闻名,本文谈他的翻译和作品中迷人的语言。 #culture
https://lithub.com/jhumpa-lahiri-why-is-italo-calvino-so-beloved-outside-italy/
https://lithub.com/jhumpa-lahiri-why-is-italo-calvino-so-beloved-outside-italy/
Literary Hub
Jhumpa Lahiri: Why Is Italo Calvino So Beloved Outside Italy?
To speak of Italo Calvino’s popularity outside of Italy is to speak of Calvino in translation, given that he has been read and loved abroad in other languages and not in Italian. For an author who …
「游戏是艺术,就像绘画或摄影是给人看的艺术,音乐是给人听的艺术,而游戏是让人做的艺术(art of making people do)。」丨游戏的定义 #culture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51408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51408
Gcores
译介丨Oscar Barda:我花了十六年找到了对游戏的定义(2016) | 机核 GCORES
机核从2010年开始一直致力于分享游戏玩家的生活,以及深入探讨游戏相关的文化。我们开发原创的电台以及视频节目,一直在不断寻找民间高质量的内容创作者。 我们坚信游戏不止是游戏,游戏中包含的科学,文化,历史等各个层面的知识和故事,它们同时也会辐射到二次元甚至电影的领域,这些内容非常值得分享给热爱游戏的您。
🔥1
一篇猴痘的介绍: #society
Monkeypox(猴痘)第一例病例发生在1970年。
定义:它由猴痘病毒引起,属于Poxviridae(痘病毒科)的一个子集,同级的还有天花病毒和牛痘病毒。
感染:接触受感染的人和动物都会传播,人际传播主要是飞沫传播,从破损皮肤、眼耳口鼻侵入。
症状:症状类似天花皮肤病变,但比其更温和。最初是常见的流感症状,发烧和头痛等;1-10天,头部、四肢、躯干出现皮疹,最终发脓成水泡。持续2-4周;皮肤损伤通常在14-21天左右结痂。
猴痘常见,不致命。目前传播致死率不到1%,这次不太可能引发另一场大流行。
https://bigthink.com/health/monkeypox/
Monkeypox(猴痘)第一例病例发生在1970年。
定义:它由猴痘病毒引起,属于Poxviridae(痘病毒科)的一个子集,同级的还有天花病毒和牛痘病毒。
感染:接触受感染的人和动物都会传播,人际传播主要是飞沫传播,从破损皮肤、眼耳口鼻侵入。
症状:症状类似天花皮肤病变,但比其更温和。最初是常见的流感症状,发烧和头痛等;1-10天,头部、四肢、躯干出现皮疹,最终发脓成水泡。持续2-4周;皮肤损伤通常在14-21天左右结痂。
猴痘常见,不致命。目前传播致死率不到1%,这次不太可能引发另一场大流行。
https://bigthink.com/health/monkeypox/
Big Think
What is monkeypox? A microbiologist explains
What exactly is happening in the current outbreak, and what does history tell us about battling monkeypox?
🔥2
汉娜·阿伦特最后的访谈 #society
阿伦特,很多人不熟悉但热衷于重复她“平庸之恶”的概念。当下,属于我们的“黑暗时代”,大流行、政治风波、种族主义、厌女、恐同、仇外,她在1968年已有陈述:
如果公共领域的功能是提供一个明亮的“表象空间”(space of appearances),让人们的行动、语言自如阐明事务,无论好坏,无论是谁或者做任何事。那么,当真相不被揭露而掩盖起来,假借旧的道德规训和抹杀真理时,光明就会被“信誉鸿沟”(credibility gaps)和“看不见的政府”(invisible government)所踏灭,随即,黑暗降临。
https://www.openculture.com/2022/05/watch-hannah-arendts-final-interview-1973.html
阿伦特,很多人不熟悉但热衷于重复她“平庸之恶”的概念。当下,属于我们的“黑暗时代”,大流行、政治风波、种族主义、厌女、恐同、仇外,她在1968年已有陈述:
如果公共领域的功能是提供一个明亮的“表象空间”(space of appearances),让人们的行动、语言自如阐明事务,无论好坏,无论是谁或者做任何事。那么,当真相不被揭露而掩盖起来,假借旧的道德规训和抹杀真理时,光明就会被“信誉鸿沟”(credibility gaps)和“看不见的政府”(invisible government)所踏灭,随即,黑暗降临。
https://www.openculture.com/2022/05/watch-hannah-arendts-final-interview-1973.html
Open Culture
Watch Hannah Arendt’s Final Interview (1973)
Even before the election of Donald Trump, as some critics began to see the possibility of a win, talk turned to historical names of anti-fascism:
❤3
一个实用主义向的GTD详解,GTD的魔法是将 Tasks转化为实际的,切实可执行的行动任务。下面列出主要几个结构的 List:
The“in” list:即收集箱,可能是想法、任务、材料。所有的任务从这里冒出并绽放。“2分钟原则”能做的马上去做,其它的处理再下面列表。
The“next actions” list:超出2分钟的,但是可以直接去做的。
The“waiting for” list:委任的,自己并不完全参与的。(比如请人做一个东西)
Projects:一件事情需要分解成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即多个“next actions”),比如做个视频,一篇文章:收集材料,阅读材料,处理材料,写作,修改。需要追踪进度和评估效果的。
The“some day/maybe” list:这个就是当下不能做或者不想做的,如学语言,代码,考试后旅游。
其它:Calendar;Weekly review;Trigger lists,等有趣的list设计可在文章查看。 #productivity
https://hamberg.no/gtd
The“in” list:即收集箱,可能是想法、任务、材料。所有的任务从这里冒出并绽放。“2分钟原则”能做的马上去做,其它的处理再下面列表。
The“next actions” list:超出2分钟的,但是可以直接去做的。
The“waiting for” list:委任的,自己并不完全参与的。(比如请人做一个东西)
Projects:一件事情需要分解成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即多个“next actions”),比如做个视频,一篇文章:收集材料,阅读材料,处理材料,写作,修改。需要追踪进度和评估效果的。
The“some day/maybe” list:这个就是当下不能做或者不想做的,如学语言,代码,考试后旅游。
其它:Calendar;Weekly review;Trigger lists,等有趣的list设计可在文章查看。 #productivity
https://hamberg.no/gtd
❤4
https://writing.bobdoto.computer/zettelkasten-linking-your-thinking-and-nick-milos-search-for-ground/
此文对比了两个知识管理系统:Zettelkasten 和
Linking Your Thinking(这在知识管理领域是很熟悉的两个概念,后者突出为 MOCs 处理结构),点击链接可以学习两概念的所有资源。
概括下:ZK(zettelkasten)系统主要是将链接创造成想法,适合纵深和思考,适合学术领域;LYT(Linking Your Thinking)一种对智慧热爱的生命操作系统("life operating system" based in "a love of wisdom"),主要是整个个人知识框架的构筑,通过Link来建立想法(也算是双链的产物,作者Nick也受Andy常青笔记的启发,Obsidian多以LYT系统管理为主)。
区别:
1. ZK 以主题、兴趣、学术需要为笔记基础;LYT更多,包括笔记,项目,临时文件等信息和知识的收集。
2. ZK是一种谨慎的笔记处理系统,强调与以往笔记联系;LYT更加随意,无摩擦,意识流,链接无处不在。
3. ZK强调原子化笔记,一个卡片说一件事或者概念;LYT不以书写为关注点,认为原子化是需要碰撞而产生和精简而来的,所以强调Link。
相同:
都是去结构化的,没有结构,自下而上(bottom-up)的管理,导航都用Moc(map of content)。
但是ZK的moc主要是索引和结构笔记,而不参与原子笔记本身,LYT的moc则是核心。 #productivity
此文对比了两个知识管理系统:Zettelkasten 和
Linking Your Thinking(这在知识管理领域是很熟悉的两个概念,后者突出为 MOCs 处理结构),点击链接可以学习两概念的所有资源。
概括下:ZK(zettelkasten)系统主要是将链接创造成想法,适合纵深和思考,适合学术领域;LYT(Linking Your Thinking)一种对智慧热爱的生命操作系统("life operating system" based in "a love of wisdom"),主要是整个个人知识框架的构筑,通过Link来建立想法(也算是双链的产物,作者Nick也受Andy常青笔记的启发,Obsidian多以LYT系统管理为主)。
区别:
1. ZK 以主题、兴趣、学术需要为笔记基础;LYT更多,包括笔记,项目,临时文件等信息和知识的收集。
2. ZK是一种谨慎的笔记处理系统,强调与以往笔记联系;LYT更加随意,无摩擦,意识流,链接无处不在。
3. ZK强调原子化笔记,一个卡片说一件事或者概念;LYT不以书写为关注点,认为原子化是需要碰撞而产生和精简而来的,所以强调Link。
相同:
都是去结构化的,没有结构,自下而上(bottom-up)的管理,导航都用Moc(map of content)。
但是ZK的moc主要是索引和结构笔记,而不参与原子笔记本身,LYT的moc则是核心。 #productivity
Writing by Bob Doto
Zettelkasten, Linking Your Thinking, and Nick Milo's Search for Ground
Linked thinking and the many "tools for thought" apps that have been released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have changed the discourse on how we take in and proce...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