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KIDS SEE GHOSTS (生产力之王版
13.6K subscribers
389 photos
98 videos
2 files
930 links
科技丨社科哲丨泛文化与艺术

AI, Robotics, Tools for Thoughts, Startups, Rockets, and Humans.

Site: https://manuals.studio/
Group: @ghosttown666
Contact: @madebyblackstack
Download Telegram
本文以DOTA2为例,讲解了“游戏深度”(depth),可以理解为可玩性和开放性,即策略的多解和可操作空间,但不等同于复杂,这也是DOTA2耐玩的原因,有足够的资源、战场宽度和更多的玩法、解法。 #culture

https://www.gamedeveloper.com/blogs/what-is-depth-and-how-do-you-add-it-to-your-game-
🔥3
推荐两个类似自动文本处理提升阅读速度的工具。 #productivity

第一个:bionic-reading,是仿生人类阅读处理时大脑先与眼睛,而着重标注单词前面字母的方式。
第二个:眺览 TillGlance,NLP自然语言处理引擎,自动预判关键词并高亮词语部分,插件可以直接使用。(中文支持较好)
👍1
一篇猴痘的介绍: #society

Monkeypox(猴痘)第一例病例发生在1970年。

定义:它由猴痘病毒引起,属于Poxviridae(痘病毒科)的一个子集,同级的还有天花病毒和牛痘病毒。

感染:接触受感染的人和动物都会传播,人际传播主要是飞沫传播,从破损皮肤、眼耳口鼻侵入。

症状:症状类似天花皮肤病变,但比其更温和。最初是常见的流感症状,发烧和头痛等;1-10天,头部、四肢、躯干出现皮疹,最终发脓成水泡。持续2-4周;皮肤损伤通常在14-21天左右结痂。

猴痘常见,不致命。目前传播致死率不到1%,这次不太可能引发另一场大流行。

https://bigthink.com/health/monkeypox/
🔥2
汉娜·阿伦特最后的访谈 #society

阿伦特,很多人不熟悉但热衷于重复她“平庸之恶”的概念。当下,属于我们的“黑暗时代”,大流行、政治风波、种族主义、厌女、恐同、仇外,她在1968年已有陈述:

如果公共领域的功能是提供一个明亮的“表象空间”(space of appearances),让人们的行动、语言自如阐明事务,无论好坏,无论是谁或者做任何事。那么,当真相不被揭露而掩盖起来,假借旧的道德规训和抹杀真理时,光明就会被“信誉鸿沟”(credibility gaps)和“看不见的政府”(invisible government)所踏灭,随即,黑暗降临。

https://www.openculture.com/2022/05/watch-hannah-arendts-final-interview-1973.html
3
一个实用主义向的GTD详解,GTD的魔法是将 Tasks转化为实际的,切实可执行的行动任务。下面列出主要几个结构的 List:

The“in” list:即收集箱,可能是想法、任务、材料。所有的任务从这里冒出并绽放。“2分钟原则”能做的马上去做,其它的处理再下面列表。

The“next actions” list:超出2分钟的,但是可以直接去做的。

The“waiting for” list:委任的,自己并不完全参与的。(比如请人做一个东西)

Projects:一件事情需要分解成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即多个“next actions”),比如做个视频,一篇文章:收集材料,阅读材料,处理材料,写作,修改。需要追踪进度和评估效果的。

The“some day/maybe” list:这个就是当下不能做或者不想做的,如学语言,代码,考试后旅游。

其它:Calendar;Weekly review;Trigger lists,等有趣的list设计可在文章查看。 #productivity

https://hamberg.no/gtd
4
https://writing.bobdoto.computer/zettelkasten-linking-your-thinking-and-nick-milos-search-for-ground/

此文对比了两个知识管理系统:Zettelkasten
Linking Your Thinking(这在知识管理领域是很熟悉的两个概念,后者突出为 MOCs 处理结构),点击链接可以学习两概念的所有资源。

概括下:ZK(zettelkasten)系统主要是将链接创造成想法,适合纵深和思考,适合学术领域;LYT(Linking Your Thinking)一种对智慧热爱的生命操作系统("life operating system" based in "a love of wisdom"),主要是整个个人知识框架的构筑,通过Link来建立想法(也算是双链的产物,作者Nick也受Andy常青笔记的启发,Obsidian多以LYT系统管理为主)。

区别:
1. ZK 以主题、兴趣、学术需要为笔记基础;LYT更多,包括笔记,项目,临时文件等信息和知识的收集。
2. ZK是一种谨慎的笔记处理系统,强调与以往笔记联系;LYT更加随意,无摩擦,意识流,链接无处不在。
3. ZK强调原子化笔记,一个卡片说一件事或者概念;LYT不以书写为关注点,认为原子化是需要碰撞而产生和精简而来的,所以强调Link。

相同:
都是去结构化的,没有结构,自下而上(bottom-up)的管理,导航都用Moc(map of content)。

但是ZK的moc主要是索引和结构笔记,而不参与原子笔记本身,LYT的moc则是核心。 #productivity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