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04 KIDS SEE GHOSTS
13.3K subscribers
369 photos
97 videos
2 files
908 links
科技丨社科哲丨泛文化与艺术

AI, Robotics, Tools for Thoughts, Startups, Rockets, and Humans.

Blog: https://kidsseeghosts.art/
Group: @ghosttown666
Contact: @madebyblackstack
Download Telegram
偏学术向的文化评论等杂志和期刊,后面关于其它学术期刊再更新。 #culture

Urbanomic:学术跨学科研究,边缘研究,音乐、哲学、文化等
The Platypus Affiliated Society:同样的一些学术文化评论。
Monoskop:关于艺术研究。
The Geek Anthropologist:以社会文化人类学方面来分析社会和文化。
The HEDGEHOG REVIEW:关于现代文化的学术研究和批判
triplecanopy:关于文化、艺术和丰富的公共领域的评论
ImageTextJournal:关于漫画的学术研究期刊
Arts Letters Daily:艺术与批判
Epoche:比较有意思的哲学月刊
MONTHLY REVIEW:社会生态方面的学术研究评论
VERSO:独立出版的激进社会评论,比较有趣
Film-Philosophy:电影哲学期刊
Theory Culture& Society:文化和社会理论的期刊
关于泛文化和艺术的第二部分,我常浏览和分享,并使用 inoreader 单独订阅的一些内容。这些合集已经整合在置顶了,可以查看。 #culture

October:麻省理工的十月刊,和e-flux同重量级,学术向的艺术理论和批评期刊。关于电影、绘画、音乐、媒体、摄影、表演、雕塑和文学等,也是我常关注的。
THE PARIS REVIEW:巴黎评论,以及下面的伦敦书评,纽约书评都是不错的,关于思考、文学、阅读和写作相关的资源。
London Review OF BOOKS:伦敦书评。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纽约书评。
Wired:著名的连线杂志,有很多专栏,关于科学、文化的可以关注。
GreaterWrong:LessWrong 2.0的另一个版本,很多深度思考的内容,关于理论、学术、技术等,也是之前常分享的。
LITERARY HUB:一个文学网站,关于小说、评论以及写作等文章,也是之前常分享的。
BIG THINK:我之前常分享东西的网站,泛文化杂志,一些有意思的观点与评论。
PopMatters:关于泛文化评论,电影、音乐、书籍、文化等,也是我常浏览的。
Owlcation:也是我常浏览的,分享有趣多元的学术知识。
The Public Domain Review:公共领域评论,关于艺术、文学和思想的写作。
THE POINT:关于哲学写作的杂志,经常发一些哲学评论。
PALLADIUM:也是一个不错的杂志,探索社会的治理和未来的研究。
Art-Ba-Ba:中国当代艺术社区的网站,也有一些不错的评论。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2/jul/25/ghosts-of-my-life-by-mark-fisher-ferociously-intelligent-cultural-insights

卫报这篇文章介绍了马克·费舍尔(Mark Fisher)犀利的文化批评视角。在《我生命中的幽灵》里,费舍尔认为21世纪的早期流行文化陷入了怀旧的流沙中,以及我们的“未来”正变得更渺远,甚至消失。

这是一种明显的感受,我们一直在重复和循环过去,21世纪不过是 4K 的20世纪。一些流行文化,比如朋克系,赛博朋克、生化和纳米朋克,都设定在不远的过去和近未来;蒸汽波、lofi 以及复古音乐,Glitch、拼贴和 remake 艺术都是一种重复和回归,就像回荡的20世纪幽灵。

马克·费舍尔正是借用德里达的幽灵学(Hauntology)来进行这些文化分析。之前我就分享过一个关于“艾尔登环游戏设定背景和叙事”的 video essay ,视频就引用了费舍尔的幽灵学分析,一种时髦的分析理论。

我们正处于一种审美稳定,文化和艺术停滞的时代,不然也不会出现这么多“解构”和“缝合”艺术家,这些在费舍尔代表作《资本主义现实主义》中有更多分析。费舍尔作为 Nick Land 的信徒,其文化分析自然犀利且尖锐,更多可见他的博客 K-PUNK,链接

#culture #art
#culture via godzdntdie

Mary Magdalene(一个被耶稣拯救的妓女)的饰演者在耶稣被钉的十字架旁吸烟。
今天认识了个新朋友,他分享了自己 Notion 收集的“互联网漫游指南”资源,内容非常丰盛。我之前还收集了两个 Notion 泛公共资源库,一并分享,欢迎大家推荐。

互联网漫游指南:一个产品经理,主要分享自己的一些优质订阅、工具和网站。

当代艺术面包:这是一个艺术批评公众号制作的公共库,分享当代艺术刊物/网站/公众号/播客等,不含艺术媒体、泛艺术类刊物、个人网站。

DecoHack - Best Product 2022:这个大家应该很熟悉,还有周刊,主要分享互联网产品、资讯、开发、设计相关的。 #tools #culture #art
今天玩了一下 AI 绘画,用的比较火的 Midjourney,在它 Discord 的子频道 newbies 输入命令 /imagine 然后键入关键词就行。

上图前两张就是我输入我昵称得到的,可以加一些限定词,超现实主义,写实的或者幻想的。第三张图是我昵称的来源,kanye West 的专辑 KIDS SEE GHOSTS,其封面制作是村上隆浮世绘风,和第二张还有点类似。

最近有人用 AI 画作二创得奖,AI 画作网站也出现不少,比如 DreamStudio ,Stable Diffusion 等,可以玩玩。AI 画作称不上艺术,不过可以作为人类想象力的延伸。 #culture #art
异步学习(asynchronous learning)的好处。

疫情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异步学习变得更重要,也更高效。这是自主学习,没有时空的限制。

比如像各种视频课,网课,在线录屏工具 Loom 芦笙都属于异步学习的工具,可以反复使用学习。频道也推荐了许多学科学习路径,可查看置顶学科标签

#tools #culture
CCRU (Cybernetic Culture Research Unit)

CCRU(赛博文化研究单位)诞生于上世纪 90 年代末,英国华威大学哲学系的一个流氓组织,加速主义之父 Nick Land 即是创始人之一。该组织模糊了传统学术、赛博朋克科幻小说和音乐新闻的界限,并疯狂进行跨学科活动,包括虚拟未来和病毒技术会议及期刊抽象文化。它拒绝与人类打交道,认为政府、学术界和已建立的科学组成机构是沉重的负担,并鼓励一种加速文化打破这种局面,这和硅谷的某种信念有关,市场要快速发展科技,则必须具有破坏性。

CCRU 的一部研究著作最近也再版。之前介绍过的马克·费舍尔(Mark Fisher),也是 CCRU 成员。

#philosophy #culture
The Ill Nietzsche, 1899

尼采的黄昏,权力 (Macht)、力量 (Kraft)、疾病 (Krankheit)、腐堕 (Verdorbenheit,Verderbnis) 和颓丧 (décadence,Dekadenz) 纠缠的轰鸣。

#art by Hans Olde
瑞士城市的猫梯
The Swiss city that’s full of cat ladders

瑞士首都伯尔尼(Bern)有随处可见的猫梯(cat ladders),从地面延伸到阳台窗台,这种锯齿多层结构的木版装置让猫可以自由外出,释放身心。平面设计师兼作家的布丽吉特·舒斯特(Brigitte Schuster)还专门为这些猫梯景观拍摄照片,然后汇编成一本从社会学、建筑学和美学角度分析这些结构的书,瑞士猫梯(Swiss Cat Ladders)。

前面我们有提到猫空翻总是四脚稳定着地的原理,但也提到了不是每只猫都擅长,而且这种「翻转反射」只能在30米高度内有效,对于稍高的楼层猫梯就有用很多。以及,我们还分享过猫从维多利亚时期开始的宠物史

Reference
为什么猫空翻总能四脚着地
猫是什么时候成为宠物的

#culture
历年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list
Hugo Award Short Story Winners

这个网站列出了「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所有历年优胜者文章,可在线观看。

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自 1955 年设立起每年颁发一次(1957 年除外),主要提名上一自然年的科幻或奇幻故事,每年提名 6 个并逐出优胜者(Winner)。看了下,2023 年中国作家作品提名有 4 个,王侃瑜《火星上的祝融》、鲁般《白色悬崖》、江波《命悬一线》和任青的《还魂》。

Reference
科幻小说的百科全书式网站
科幻作家卡尔萨根临终前的警告
赛博朋克与神经漫游
荐:《盲视》《模仿》
我一篇类科幻文章

#books
Ship of Theseus(忒修斯之船)的悖论演绎

这个有趣,Ship of Theseus(忒修斯之船)的维基百科资料自 2003 年 7 月创建以来,已被编辑 1700 多次,目前内容已经全部编辑并替换了原文所有词组,本体留存度为 0%(src)。

上图我使用 Who Wrote That?维基编辑溯源插件查看目前版本内容,每个词都显示为后面编辑过的,附 2003 原版与之对照。

---
如果忒修斯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木头都不再是原来的,这艘船还会是原来那艘船吗?

#culture
Sam Altman 信条丨我希望有人早点告诉我的事
What I Wish Someone Had Told Me

今天 Sam Altman 分享了他今年的 17 条语录,X 上有很多翻译,不过内容都不咋样,我重新翻译了下。

---
1. 乐观、痴迷、自信、原驱力和人际关系是启动事物的关键。
2. 同频团队、张弛有度、超额投入是完成事物的关键。具备长期视角的人很少,不要被别人短期看法所困扰,随时间推移,你会更明白。

3. 对团队来说,做一件「重要但充满挑战的事」比做一件「不重要且容易的事」会更顺利。冒险的想法总是诱引人。
4. 激励措施是超能力,慎用。
5. 把资源集中在少数几个你有完全把握的项目上,说起容易,做起难。不过你能失去的比你想像的还多。

6. 有效沟通(清晰/简洁)。
7. 抵制废话和官僚作风,鼓励人们抵制,不要让组织制度影响高效协作。
8. 成果至上,不要让过程敷衍结果。
9. 用心招聘,冒险并大胆启用高潜力且进步迅速的人。除了智力,还要考量一个人的「成事能力」。
10. 超明星级同事的价值远超想像,但你必须根据其对组织绩效净影响(net impact)进行再评估。

11. 快速迭代可以弥补很多不足,其过程允许错误。计以十年,执以周。(计划和执行的周期)
12. 不要与商业版的「物理法则」作斗争。
13. 灵感易逝,生命易时,不行动是种难以察觉的风险。

14. 规模通常具有惊人的涌现特征。
15. 复利效应是魔法,尤其当你想要建立随规模增长而积累复利优势的业务时。
16. 站起来,快速行动。
17. 与优秀同行是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

Reference
- Kevin Kelly 70 岁生日时的人生信条
- 乔布斯语录电子书

#AI #culture
Xmas/acc #culture
哲学顶刊 Synthèse 最新发文:《诗歌欣赏对七年级学生负面情绪的干涉作用:以现代中国诗歌为例》。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229-025-05020-8

完全能意料,谁还在拿这些当权威,谁就在受益,无他。这些同行评议的东西早该死了,flawed metric 系统死衰是必然的事情,发这个真不如在 X 发更多废话有价值。还有学校和文凭,会有更多笑话。

#culture
https://x.com/natfriedman/status/1917749818677682469

Nat Friedman 表示会找到另一部古希腊遗失的仿《伊利亚特》作品《Diliad》。最近 Nat 领导的古卷轴恢复项目在不断招人,这颗星球正在被治愈。#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