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KIDS SEE GHOSTS (生产力之王版
13.5K subscribers
384 photos
98 videos
2 files
924 links
科技丨社科哲丨泛文化与艺术

AI, Robotics, Tools for Thoughts, Startups, Rockets, and Humans.

Site: https://manuals.studio/
Group: @ghosttown666
Contact: @madebyblackstack
Download Telegram
沉浸翻译插件已支持 arXiv 论文直接处理

前面我们分享了「arXiv 文献阅读的隐藏方式」,今天发现「沉浸翻译插件」已经给 arXiv 平台所有论文在摘要页添加了双语版本快捷入口(src),直接进入双语翻译的 HTML 页面,效果奇好。

据说后面「沉浸翻译」还会通过 AI+OCR 方案优化 PDF 文件解析和翻译,阅读的未来!

Reference
arXiv 文献阅读的隐藏方式

#academic #reading
👍29🆒10
欢迎你,朋友

今天频道突然新增 700 多关注,不知道又是哪位佬帮忙推荐,非常感谢诸位的爱,欢迎大家!之前想着 10K 时梳理下频道所有内容主题,直到现在还在摆,后面会尽快处理分享出来。

这个频道前面太多内容值得观看和阅读,已经自下而上生成了很多独立主题,形成了频道调性,无论对你整体知识图谱还是能力延展都是不错的参考。目前整体架构以科技/社科哲/泛文化与艺术为轴,其中细化的内容你可以参阅「书记酱」提供的本频道专属搜索内容以及标签

最近还修改了频道名片,细化核心关键词 AI TfT SPACE U/ACC ARTS,即我后面会主要并深入分享的领域。这个频道最初也是以个人生产力 PKM/ TfT(Tools for Thoughts) 为主要内容分享,目前我已经形成系统的生产力工作流,后续我将继续实践和评估各种生产力思维工具,分享完整的感受。AI 也是我从 Midjourney 刚出来作为「玩具」分享,然后到现在 LLM 应用作为我工作流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重器,后续我会分享更多 AI 相关的社会影响和应用。SPACE 作为我观察现实的部分,Research Findings 各种前沿科学内容分享。U/ACC(Unconditional Accelerationism)是我区别于现在科技界 E/ACC(Effective Accelerationism)有效加速主义/ EA 有效利他主义等社会观点,我对技术保持某种程度的乐观,对社会现实则是别无选择,我不信奉慈善机器和太阳朋克未来。艺术是我的低语。

最近再次动态调整了我的 RSS 常驻信息源,关注也尤其围绕上面核心关键词,通过我 X/ Reddit/ Inoreader 三大容器每天接收和反应,后面我也将呈现更多优质内容,更完整的内容作品,以及产品。

欢迎你,朋友,就像欢迎草原上的风。

Reference
通用生产流范式(General Workflow Paradigm)
Solarpunk(太阳朋克)
RSS 处理策略丨动态调整
目前 RSS 阅读状态

#AI #RSS #TfT #whispers
👍4712🤩2🆒2👏1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X/ Twitter 使用 Combo丨图片浮出效果

X/ Twitter 视图优化脚本
Inoreader 卡片视图样式分享
Roam Research 主题

最近做了个「X/ Twitter 视图优化」的油猴脚本,通过缩小 X 显示的图片和视频尺寸,优化其作为 RSS 阅读器体验,Hover 图片和主链时有浮出效果。

X 是我「RSS 三大阅读容器」之一,自从马斯克封禁推特 API/ RSS 全部失效开始(目前 RSSHub 貌似已经救活很多),我就放弃 All in Inoreader,直接以 X list 作为聚合阅读器,目前体验效果很好,内容迭代更快。我喜欢「瀑布流」阅读方式,通过这个视图优化插件加上前面介绍的「隐藏 X 主链图片展开」等插件,推文阅读变得非常集中和顺畅。X 直接作为阅读器目前仍然有许多摩擦,比如不能回溯上次浏览历史(如微信朋友圈),这对 RSS 阅读来说也很痛苦,尤其当列表内容更多时。然后发现个 TwitterLastRead 脚本,但实际效果很糟糕。目前解决方法是,每天开始阅读某个列表时将前三个打书签,浏览到上次书签时阅读结束。不知道 X 是否有其它更优雅的阅读方式。

图片浮出效果是我现在越来越喜欢的一个视觉呈现,更有现代感,不至于让所有观看太僵硬。我的 Roam 主题也值得尝试,主界面和侧边栏采用卡片风格,浮出效果,顶部适配 TAB 插件,字体加粗,如果需要可按 CSS 调整。

Reference
RSS 三大阅读容器
ChatGPT 修改标签样式

#TfT #RSS #CSS
👏62👍2🎉1
404 KIDS SEE GHOSTS (生产力之王版
Photo
GPT4V OCR 测试识别卢曼手写卡片

最近关注到各种大模型的 OCR 能力,就用 GPT4V 深入处理了下卢曼的手写卡片笔记内容,发现 GPT4V 识图这方面仍然独一档。 Bard 这些模型对于普通的英文识别还行,像德语文本以及这些手写,OCR 基本残废,更不用说卢曼这种意识流笔记 。

我使用卢曼第二卡片盒系统的相关编号卡片 Niklas Luhmann-Archiv,以及图中的 9/8b2,基本是弱智回答,不知所云,识别能力完全为 0。然后我重新会话进行了如图的四张内容输入训练(9/8,9/8a,9/8b,9/8b1),以及德语原文对照。再给出图上 9/8b2 这张笔记来进行识别,效果如图,它给的准确度自评结果是可接近 50%,因为主要概念错误。但实际来看,这种识别确认输出已经非常惊人,而且概念幻觉完全是可训练的,目前 GPT4V 优势也在于会进行上下文 CoT,不同程度地补充这些概念,只是数据量的问题。

训练后输出对照:

9/8b2 "Multiple storage" als Notwendigkeit der Speicherung von komplexen (komplex auszu-wertenden) Informationen.
9/8b2 "多重存储 "是存储复杂(评估复杂)信息的必要条件。

9/8b2 "multiple storage" als Voraussetzung für die Scheidung von Komplexen (Komplexe von-) Variablen von Variablen.
9/8b2 "多重存储 "是变量与变量复合体(复合体的)分离的先决条件。

卢曼的学术遗产翻译和编辑项目现在还在进行,一直到 2030 年。按这种趋势,到 2024 年下半年开始,大模型成熟爆发,这项工作会和大多历史人文研究实例一样,可能提前下班。

最近「第二大脑」书籍作者 Tiago Forte 就使用 GPT4V 处理他的手写笔记,他也对照了 Apple IOS/ Readwise 的 OCR 功能,效果差劲,GPT4V 则效果完美,GPT4 会在代码框中转录文本,它还会思考并根据上下文单词推断,这也是它优于其它 OCR 应用的地方。另外,X 友 @遁一子 也测评了 GPT4V 的能力,结合 Google OCR 效果也非常好。读纸质书可以直接做笔记,扔 ChatGPT。

在上述经验中,大模型 OCR 本来的能力是有限的,优势在于能够上下文推理,这意味着你使用「tell me every detail you see with your vision」比你直接要求进行 OCR 识别会好很多。

Reference
AI(GPT4V)和人文科学的未来

#ai #academic
🔥5👍21
Short Trip

这个网页小游戏真美啊,铅笔画风格,单线程旅途,风景以及车站同行的旅客。(src

#game
X List丨AI 和 TfT 列表推荐

最近处理自己的 AI 和 TfT X 列表,参考了以下内容,AI Leader 和 Naval 的 AI 列表都不错,很多名单有重合,AI 相关领域的大触和大公司背后就那些人。对于 TfT 来说,很多知识管理/工具应用内容分享也很有趣,不像 AI 列表的显得聒噪。

更多 X 列表可以直接通过 Find a Twitter List 搜索,以及其它可以参考置顶的「信息迷宫」。

AI
AI Leaders
AI(Naval)
AI&Tech 中文优质推主
AI is Awesome

TfT
PKM, Notes, & Graphs
Notecult
Tools for Thought
Tools for Thought
Tools for Thought and PKM

Reference
我前期的阅读源分享
Stack Exchange丨优质知识分享交流论坛
Naval List
Reddit RSS

#RSS #TfT #AI
👍13❤‍🔥1
鲍德里亚在「恶的透明性」中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人工智能没有智力,因为它并不讲求技巧(artifice)。真正的技巧属于充满激情的身体,属于诱惑中的符号,是动作的不定,是语言的简省,是表情的掩饰,是微言大义,所以才有个词叫作“机灵”(trait d'esprit)。相比而言,所谓的智能机器,只能施展最贫乏意义上的技巧,这种技巧,只能将各种语言、性或是认知行为分解为最简单的元素,并对其数字化,从而能按照一些模型将它们重新综合起来。一个程序或是一个有能力的对象,可以生成(générer)无数的可能性。但是,技巧的本质,绝不在于是什么有所生成,而在于是什么改变(altérer)了现实。技巧是想象的力量。相反,这些机器只懂得单纯的计算,而它们提供的游戏,只是关于交换和组合。从这个层面上讲,它们不仅是虚拟的,也是品行端正的:它们从来不屈服于它们自身的客体,从来不去追究它们自身的知识。它们的正直,体现为它们是透明性、功能性的,以及它们缺乏激情与技巧。人工智能是孤独终生的机器。

—— 恶的透明性——关于诸多极端现象的随笔(1980s)

#AI #books
👍10😈1🎃1
Google Gemini Pro 现在上线 POE,成为 POE 首个具图片和视频输入的官方模型。#AI
Ship of Theseus(忒修斯之船)的悖论演绎

这个有趣,Ship of Theseus(忒修斯之船)的维基百科资料自 2003 年 7 月创建以来,已被编辑 1700 多次,目前内容已经全部编辑并替换了原文所有词组,本体留存度为 0%(src)。

上图我使用 Who Wrote That?维基编辑溯源插件查看目前版本内容,每个词都显示为后面编辑过的,附 2003 原版与之对照。

---
如果忒修斯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木头都不再是原来的,这艘船还会是原来那艘船吗?

#culture
🥰236🆒5👻2😈1
Hide and Seek

#art by Russell King
👍74
关于 Zettelkasten 卡片笔记法的两本书
- Digital Zettelkasten: Principles, Methods,& Examples
- Antinet Zettelkasten

最近 Wisereads Vol. 17 分享了「Digital Zettelkasten」这本书,现在可直接在 Readwise Reader 上阅读。「Digital Zettelkasten」于 2021 年出版,作者借助数字笔记工具的流行,根据该笔记法原理,结合例子来进行数字工作流重塑和方法论演绎,并且对数字工具选择/笔记标识/笔记结构等都进行了详细介绍。

「Antinet Zettelkasten」则是另一种以原始和完全纸质形式来模拟和实践 Zettelkasten 系统的书籍,该书认为 Zettelkasten 的数字化会让该系统「魔力」丢失。

关于 Zettelkasten 的介绍我不再赘述,前面关于该系统的书籍有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以及 Building a Second Brain 这些,更多生产力的内容参考引用。

Reference
- 写作生产力相关书籍
- 写作相关的文章
- 卢曼关于 Zettelkasten 原始论文
- How I use zettelkasten in roamresearch

#TfT #books
9👍1
YEWS NEWS
https://www.yews.news

最近 Kanye 推出其个人新闻平台 YEWS,界面极简,只有三个可展开菜单按钮 10AM/ 3PM/ 8PM,内容涵盖科技/时尚/政治/流行文化以及关于 YE 本人,每篇文章都以一幅艺术画开头。目前该网站只适配移动端。

Reference
Kanye2049

#music #art
🕊7❤‍🔥4👍3🆒1
X 上的医学资源
Here are some of my favorite posts and threads related to #meded from 2023!

一位医学博士列出了他在 X 上关注到的最喜欢医学相关帖子和主题,并分享了这个线程,很有趣。其中还有不同的主题 Thread,相关医学史介绍等,每位都值得学习和关注。

从疫情开始我就一直有关注「病毒学」「炎症」「疾病」等主题,医学/疾病相关是每个人都应该点亮的技能和值得延展的知识图谱,关乎我们的身体。加上 X 作为最好的学术内容和动向展示平台,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扩展。

Reference
- 医学网站 Read by QxMD
- 大流行的社会科学反思
- Here's 100 tweets on ADHD

#medical
6❤‍🔥1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Suno AI丨目前最佳生成式音乐制作软件
https://app.suno.ai/

这款软件可以直接文本生成音乐,人声加歌词,速度快,免费用户每天可以生成 10 首歌。(宣传片

这算目前直接可用生成式音乐制作软件中效果最好的吧,人声还算和谐,这可以制作点 Lofi/ Chill 氛围音乐当白噪音和视频剪辑背景乐,很舒服,再生成上传点噪音吊打网易挂电小音乐人。

Reference
艺术的技术复调
音乐也是三维

#AI #music
👍92
1 小时了解地球整个历史(45 亿年)
4.5 Billion Years in 1 Hour

Kurzgesagt 最近制作了关于地球整个历史的介绍动画,1 小时视频拉过地球 45 亿年历史,每秒闪过 100 万年。

动画制作精美,观感非常舒服,适合科普教育,如果像之前分享的 Short Trip 那样交互互动,就更棒了。Kurzgesagt 是个通过动画视频进行科普的油管频道,内容质量很不错。

Reference
YouTube 的使用 Combo

#planet
👍8
谷歌首席未来科学家,技术未来主义著名作家 Ray Kurzweil 坚持他最初论断认为:通用人工智能 AGI 将于 2029 年发生,奇点(Singularity)将在 2045 年。(视频

#AI
❤‍🔥9👍1
Sam Altman 信条丨我希望有人早点告诉我的事
What I Wish Someone Had Told Me

今天 Sam Altman 分享了他今年的 17 条语录,X 上有很多翻译,不过内容都不咋样,我重新翻译了下。

---
1. 乐观、痴迷、自信、原驱力和人际关系是启动事物的关键。
2. 同频团队、张弛有度、超额投入是完成事物的关键。具备长期视角的人很少,不要被别人短期看法所困扰,随时间推移,你会更明白。

3. 对团队来说,做一件「重要但充满挑战的事」比做一件「不重要且容易的事」会更顺利。冒险的想法总是诱引人。
4. 激励措施是超能力,慎用。
5. 把资源集中在少数几个你有完全把握的项目上,说起容易,做起难。不过你能失去的比你想像的还多。

6. 有效沟通(清晰/简洁)。
7. 抵制废话和官僚作风,鼓励人们抵制,不要让组织制度影响高效协作。
8. 成果至上,不要让过程敷衍结果。
9. 用心招聘,冒险并大胆启用高潜力且进步迅速的人。除了智力,还要考量一个人的「成事能力」。
10. 超明星级同事的价值远超想像,但你必须根据其对组织绩效净影响(net impact)进行再评估。

11. 快速迭代可以弥补很多不足,其过程允许错误。计以十年,执以周。(计划和执行的周期)
12. 不要与商业版的「物理法则」作斗争。
13. 灵感易逝,生命易时,不行动是种难以察觉的风险。

14. 规模通常具有惊人的涌现特征。
15. 复利效应是魔法,尤其当你想要建立随规模增长而积累复利优势的业务时。
16. 站起来,快速行动。
17. 与优秀同行是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

Reference
- Kevin Kelly 70 岁生日时的人生信条
- 乔布斯语录电子书

#AI #culture
💯1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