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04 KIDS SEE GHOSTS
13.3K subscribers
369 photos
97 videos
2 files
908 links
科技丨社科哲丨泛文化与艺术

AI, Robotics, Tools for Thoughts, Startups, Rockets, and Humans.

Blog: https://kidsseeghosts.art/
Group: @ghosttown666
Contact: @madebyblackstack
Download Telegram
[[ ]] 404 KIDS SEE GHOSTS
Photo
Chat-GPT & The System of Super Digital Zettelkasten

晚上好,诸位。今天分享我笔记系统加持 Chat-GPT 的图式(可结合之前旧版结构的录屏看),很有趣。这称不上最实验的方法,因为不管文本还是图像生成,AI 都将染指更多内容创造过程,参与、协作以及污染。

我非常兴奋我的笔记系统引入 Chat-GPT 的协作,就像一个真正的“沟通”伙伴。区别于卢曼滑片箱伙伴,Chat-GPT 作为并肩作战的伙伴,是从开始就可以陪伴的沟通对象,老师和助手。

但我只是让 AI 介入,并非让 Chat-GPT 为我思考和书写,这是重点。不管是提取(Extract)、总结(Summarize)或者补充(Add 需要再评估),我都会按照原本的系统和习惯继续执行,这也是使用 AI 的优势。只是将原本的流程优化(AI 只需在脆弱的结构上加固就行),也可作更丰盛地处理(只有粗糙和有摩擦的系统,才能对应优化,所以在没有自己系统处理方式之前,不建议引入 AI)。比如我在第二次 Fleeting Notes 处理时,我会思考联系更多内容,利用 Outline 笔记优势层层递进和深入。当我思绪拉出好几百字后,我这里就需要 AI 提取和总结 Fleeting Notes。

我笔记系统的核心是 [[Evergreen Notes]] 和 [[Positional Notes]] ,一个是经过系统处理和思考的抽象知识(Knowledge),一个是不断扩写我认知系统的固定内容(Information),最终为我输出和思考服务(Insight)。

技术给我们带来现实和记忆,我比较关注它的实际影响力。从开始我搜索系统引入 AI,到现在我笔记每一个卡片的处理都可以利用 AI,这太让人振奋。惊喜是技术最广泛的生产力降格在最无门槛的文本领域,不过这是有趣的礼物,也是 Pharmakon (德里达概念,写作,是解药也是毒药)。

#tools #AI
关于中文标点符号「直角引号」

今天才重新认识「」这个标点,「直角引号」,和双引号 “” 用途一样,引用别人或表达特殊意义的词语时加的引号。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双引号“”,一个是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单引号「」。有趣的是前一种会先用双引号,如还需引用再加单引号 ‘’ ,后者是先用单引号 「」,再引入双引号『』。(Wiki

我中文编辑习惯的更新还停留在中英文混排,中文句子中英文词 Word 加空格(前面的分享),现在还成了一种纠正强迫症。从文字排版方式和字体样式影响阅读来看,「直角引号」确实比双引号更有力,直观。这是最近看隔壁朋友 Jtalk 和 Tg 上其它频道主分享注意到的,后续我基本都用「直角引号」,并且也已设置相应热键。

「直角引号」的快捷键入:

我目前主要以 Quicker 热键映射设置,按住原本的 SHIFT+" 双引号打出「直角引号」,并「使光标回退到中间」,可以很好的使用直角引号辽。

当然,一般输入法都有「自定义短语」设置,可以快速呼出直角引号,搜狗、百度(我目前在用,因为可以自动补全括号)、谷歌、微软、Rime 等。微软拼音的打出「uubd」也可以呼出。(Windows 下优雅地输入直角引号)

#productivity #tools